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閩都號”中歐班列駛入發展快車道 “朋友圈”越來越廣
2023-10-17 10:01:03來源:福州日報編輯:姚鹿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朋友圈”越來越廣 “帶貨力”越來越強 “閩都號”中歐班列駛入發展快車道

“閩都號”中歐班列駛入發展快車道_fororder_453423_3f3e858f-35b7-46d3-a8f5-ed9d1ccf2e7a

裝滿貨物的中歐班列從江陰鐵路物流園緩緩駛出。記者 林雙偉攝

  一台臺門機不停裝卸,一輛輛貨車繁忙穿梭。金秋十月,從空中鳥瞰福州江陰港區,與這個豐收的季節相呼應的,是江陰港區火熱的工作場景。

  這幾天,華榕集團“閩都號”中歐班列運營平臺的工作人員忙著為10月底發車的中歐班列攬收貨物,確認貨物的物流信息與報關報檢情況。“發車雖然只有一天,但發車前對接企業確認運輸貨物等工作需要提前半個多月跟蹤,我們上個月新增了中亞線路,最近更忙了。”工作人員小陳説。

  福州地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港口眾多、海運發達。其中,江陰港區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港區,擁有國內國際航線66條。2022年7月,福州首列中歐班列“閩都號”便是從江陰港發出,開往俄羅斯莫斯科別雷拉斯特站,打通福州連接歐亞的陸上物流大通道。

  保持常態化開行的中歐班列,不僅完善了江陰港區的集疏運網絡,也為本土企業走向世界提供更多機遇。據統計,“閩都號”中歐班列自去年7月運行至今,保持每月1-2列常態化開行,累計開行中歐、中老班列20列,出口貨物1800多標箱,運輸貨物貨值近4億元。通過該班列出口的貨物,也從初期的嬰孩用品、生活用品、茶葉等生活物資,逐步擴展至家用電器、機械産品、汽車配件、液晶顯示器、汽車等高附加值産品。

  “閩都號”中歐班列運營欣欣向榮,如何進一步整合班列資源,促進福州外貿高品質發展,成為“閩都號”持續賦能福州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

  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福州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推動各級領導幹部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以主題教育實際成果推動高品質發展。

  國慶前,“閩都號”中歐班列中亞線路開通。滿載福州企業生産的紡織品和日用品等貨物的列車從江陰港緩緩駛出,在西安集結後,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駛往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

  “上半年,陸續有本土企業向我們提出中亞方向的貨運需求。”“閩都號”中歐班列運營平臺相關負責人黃長剛説,由於中亞地處內陸,無法通過海運抵達,而空運成本高昂,鐵路運輸成為大部分企業出口中亞的不二選擇,“然而鐵路線路計劃有限,中亞班列的計劃在全國都較緊張,很多福州企業要通過貨車將貨物運到西安、成都等地,才能乘上前往中亞方向的列車。”

  充分了解本地乃至周邊地區企業的運輸需求與困惑後,福州嘗試為企業提供便捷班列服務。

  “我們與西安達成框架合作,依託國鐵集團下達的‘長安號’中亞線路計劃,貨物從福州出發後,可前往西安無縫銜接通往中亞的‘順風車’。”黃長剛説,該線路的開通,不僅為企業搭建了更加便利暢通的運輸通道,還可解決部分企業貨物較少、“拼車”難度大的問題。

  “這條新增的通道,不僅可以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快捷的運輸方案,還改善了貨物出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運輸條件,是本土企業走向中亞、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運輸保障。”廈門速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錢文點讚道。

  未來,以“閩都號”中歐班列運行為抓手,福州將持續發揮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中印尼“兩國雙園”經貿創新發展示範園區等優勢,主動融入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建設,為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注入新動能。(記者 吳樺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