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廈門:經濟運行平穩向好 發展質效持續提升
2024-04-22 10:39:32來源:廈門日報編輯:姚鹿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經濟運行平穩向好 發展質效持續提升 今年一季度廈門經濟平穩開局

  記者4月21日從廈門市發改委獲悉,2024年以來,廈門經濟運行延續2023年下半年以來回升向好勢頭,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增長5.6%,比2023年全年提高2.5個百分點,實現平穩開局。新動能培育加力提速,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民生保障水準穩步提高,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新動能培育持續加速,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2024年以來,廈門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構建“4+4+6”現代化産業體系,産業結構持續調整優化,傳統産業煥“新”蝶變,新興産業以“新”出彩。

  支柱産業按下轉型升級“快進鍵”。一季度,電子信息製造業産業集群産值同比增長7.8%,其中平板顯示産業産值同比增長17.1%,液晶顯示屏、液晶顯示模組等産量同比分別增長26.3%和86.7%。機械裝備産業集群産值同比增長8.8%,其中航空維修、智慧家居産值同比分別增長70.3%、14.5%。

  戰略性新興産業規模持續壯大。“新能源産業創新之城”建設成效顯現,一季度鋰離子電池産量同比增長1.3倍。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産業競爭力持續增強,廈門鎢業超細晶硬質合金棒材等産品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萬泰滄海國産九價HPV疫苗三期臨床試驗取得突破性進展。

  未來産業加速佈局落子。廈門大學“發現鋰硫電池介面電荷存儲聚集反應新機制”入選2023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嘉庚創新實驗室獲批4項氫能和硅能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內首個智慧儲能大型科研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

  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凸顯

  廈門持續實施科技創新引領工程,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和新質生産力發展,不斷催生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

  高科技産業加快發展。一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1.9%,比2023年全年提高1.7個百分點,同比增長4.9%;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佔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的32.3%,比2023年全年提高4.4個百分點,同比增長61.8%。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分別增長75.9%和29%,比2023年全年分別提高38.4個和4.2個百分點,今日頭條、方勝眾合2家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龍頭企業增速均超過60%,行業帶動作用明顯;雨果網、三快在線、眾聯世紀、超雲、翼速雲、文昭網絡等6家軟體企業合計貢獻全市軟體業營業收入增量超8成。

  新業態增勢強勁。新消費保持較快增長,限額以上網絡零售額增長8.6%,其中新能源汽車、可穿戴智慧設備、智慧家電和音像器材分別同比增長27.3%、14.5%和7.6%。新業態跑出“新速度”,跨境電商同比增長117.8%,達到歷史同期最高水準。

  新興企業蓬勃發展。一季度,101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過50%,其中628家企業同比增長超過100%。海辰儲能新上榜全球獨角獸榜,特寶生物新藥“珮金^®”入選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

  民生保障不斷改善,群眾生活水準穩步提升

  廈門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有機統一。

  穩就業穩收入持續推進。堅持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一季度減免失業保險費3.89億元、失業保險穩崗返還2.14億元。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7%,高於全市經濟增長水準。

  民生投入持續加力。財政支出重點向民生傾斜,一季度,財政支出中民生支出佔比80.1%,比2023年同期提高5.5個百分點。社會事業投資同比增長15.3%,高於全市經濟增速9.7個百分點。

  保障水準持續提高。住房保障體系更加完善,2024年以來開工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5493套,發放大學生“5年5折租房補貼”1.23億元。教育擴優提質,一季度竣工中小學幼兒園11個、新增學位0.8萬個。

  生態優勢持續提升。中央媒體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廈門實踐”進行集中宣傳報道。空氣品質保持全國前列,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主要流域國省控斷面、小流域省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均達100%。

  當前,受國內外形勢影響,廈門經濟回升的動力還需要進一步鞏固。下一步,廈門將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加快培育新動能,積極發展新質生産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準,推動高品質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記者 蔡鎮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