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安電動船舶發展雖不足五年,卻屢創第一——馳騁“新”藍海
4月16日,福安電動船舶再添新彩——由福建福寧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電動船舶“閩都號”在賽江水域完成試航。
國內首艘滿足沿海小船技術規則的純電動漁業輔助船“閩福安漁養20001號”、福建省首艘電動推進貨船“武夷2號”、福建省首艘自主設計建造的純電動大型高端客船“閩江會客廳”、寧德首艘電動觀光遊船“東湖之星”……翻看福安電動船舶發展歷程,雖不足五年,卻屢創第一。
作為福建省三大船舶修造基地之一,福安船舶修造産業已形成完整産業鏈。福安電機電器産業發展積澱和毗鄰寧德鋰電新能源産業的區位優勢,讓福安船舶産業電動化轉型具備了“先行一步”的基礎。近日,記者走進福安,了解當地如何通過政策引導、創新驅動、“內聯外引”,推動電動船舶全産業鏈發展,使傳統産業成為培育新質生産力的新陣地。
創新驅動 駛入新賽道
記者見到福建航電控制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總監方錦斌時,他正在檢測一套電池包的充放電、報警等功能。
“這套系統要運到浙江,用於一個半潛式養殖觀光旅遊平臺。”方錦斌説。
成立於2003年的福建航電是一家集船用電氣各成套設備開發、設計、生産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2016年,企業瞄準了福安本地小型船舶電動化市場。
“閩東海上養殖業發達,但漁業養殖輔助船多半屬於‘非標’船舶,如能全部替換成電動船舶,市場前景可觀。”方錦斌表示。
電動船舶的核心是“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2020年,福建航電開啟“三電”系統研發。彼時,市場上主要是大型電動船舶,小型電動船舶“三電”系統無技術規範可循,企業只能依託傳統船舶動力系統設計的技術積累摸索前行。
“電動船舶與傳統船舶在整船的設計標準、規範、法規上各不相同。”方錦斌告訴記者,傳統船舶動力系統強調的是機械與電氣之間的配套,電是機械的配角,而電動船舶“三電”系統更著重于電的應用。
深耕多年,福建航電已具備“節拍式”“批量化”生産的能力。但電動船舶小而多樣,尤其是在示範階段,每艘船的“三電”系統設計都是個性化定制的。“雖然我們是最後‘三電’系統的交付方,但背後整合的是多方力量,例如寧德時代提供的電芯、武漢長江設計院提供的技術規範等。”方錦斌介紹,這對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們已培養高級技術研發人員15名,並與多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係,聯合推動設計研發。”
駛入電動船舶新賽道,除了企業自身努力,政府的助力不可或缺。福安與中國船級社福州分社簽訂新能源船舶領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委託中國船級社實業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為當地電動船舶提供圖審、檢驗、發證、管理等“一對一”低成本優質服務。此外,福船電動船舶研製總裝基地、中船702所高性能船艇研究所落戶福安,為船企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持。
政策引導 拓展新場景
福寧重工是福安電動船舶發展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實現了當地電動船舶零的突破。
如今,在福寧重工,電動船舶應用場景已拓展至貨船和遊船。而放眼福安,電動船舶不僅限于貨船和遊船。
福安市下白石鎮寧海村,滿載魚飼料的“漁輔10E001”純電動船舶正穿梭在漁排間。
該船由寧德鯤鵬科技有限公司製造,總長10.34米,型寬3.4米,載重12噸,採用純電動推進方式。“這是可持證的漁業輔助船,在滿足漁民實際需求下,通過對船舶實行全面監管,為漁船安全駕駛保駕護航。”鯤鵬科技副總經理張京京介紹。
近年來,福安先行先試,創新實施《福安市開展12米以下近港作業新能源船舶規範化先行先試工作方案(2023—2025年)》。加快實施現有區域小型近港作業船舶電推化改造,全力構建“生産能力+市場需求”“場景應用+基礎保障”“規範發展+政策支持”同步推進的工作格局,推動企業在開發新型電動船舶産品、對接不同行業市場上邁出穩健步伐。
“漁輔10E001”正是該方案實施之下的産物。“目前,福安已實現將12米以下的新能源新材料小型漁業養殖輔助船舶納入規範登記檢驗管理,破解小型電動船舶持證、上保險等難題,保障海上養殖綠色化、安全化。”福安市工信局副局長王文恒説。
從電動貨船到電動觀光遊船,再到漁業輔助船,福安正推動電動船舶在應用場景上多點開花。
電動船舶潛力大,但其推廣過程也並非一路坦途。“‘三電’系統價格高,以12米以下鋁合金電動船舶為例,造價一般在55萬元至60萬元,而同類型非標柴油動力船舶成本僅需13萬元左右,初期投資成本高成為船舶電動化的梗阻。”福寧重工總經理吳志峰道出船企轉型的困惑。
抓住痛點,打通難點。福安聯合中融産投、國投公司、富信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等市屬國有企業,為電動船舶的生産、推廣、應用、孵化提供全程“定制型”金融服務;推廣“保稅+融資租賃”模式,打造國內第一個“海上打船”線上調度商業金融平臺。
記者在寧海村水域看到,5艘新能源船舶正在開展運行試驗,通過船型、載重量、性能比對不斷綜合優化設計方案,為降低電動船舶建造成本提供有效支撐;2023年,福安與壽寧文達鎂鋁公司在鋁鎂材料領域深入研製、試驗,從材料上尋求電動船舶降本的新可能。
內聯外引 鑄強産業鏈
1月,寧德未來船艇公司安全節能環保內河、江海聯運及沿海船舶開發製造項目在福安開工;
2月,福安委託武漢長江船舶設計院編制的《福安市電動船舶産業規劃》印發實施;
4月,專業的電力驅動、船舶輪緣式推進器製造商——勁龍江海新動力(深圳)有限公司正準備落戶福安的前期工作;
……
逐夢“新”藍海。除了引導本土企業轉型升級,福安還注重“內聯外引”,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吸引優質企業,對産業鏈關鍵環節“填空補強”,讓電動船舶産業進一步擴大集聚效應。
“電動船舶要實現全産業鏈發展,必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讓新能源裝備的全産業鏈在福安豐富起來、完整起來。”王文恒表示,下一步,福安將重點引進國內輕量化船體材料、船用動力電池、電池動力推進系統等電動産業創新型項目,結合優化提升福安本地傳統機電行業技術水準,選擇示範試點企業重點推動純電池動力技術在中小型近港、江河區域船舶的應用,全面構建電動船舶上下游産業鏈、産品並軌發展態勢。
電動船舶産業鏈日益完善也為福安培育新質生産力積蓄新動能。2023年,福安船舶修造産業規上産值達13.06億元,同比增長8.58%,電動船舶貢獻了關鍵增量。(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陳雅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