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增永春老醋地理標誌商標 泉州地理標誌總量累計達67件
近日,“永春老醋”獲國家知識産權局商標局核準註冊地理標誌商標,為泉州市再增一件地理標誌“國家級名片”。截至目前,全市地理標誌總量達67件,其中,地理標誌商標56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11件,提前超額完成全市“十四五”知識産權發展規劃設定的地理標誌總量達65件的目標。
吹響産業衝鋒新號角
“永春老醋”與山西老陳醋、鎮江香醋、四川保寧醋並稱“中國四大名醋”。在四大名醋中,永春老醋是唯一用紅曲釀造的,其釀造工藝也與其他醋不同。一次釀造,要經歷糯米蒸煮、拌紅曲、取酒、醋酸發酵、陳釀等幾十道工序,歷時三年才能成醋,五年以上才能算年份醋。
2009年,永春老醋釀製技藝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據統計,近年來永春老醋産量2萬噸左右,産值約18億元,在南方市場、東南亞地區擁有較為穩定的消費群體。泉州、永春兩級市場監管局,歷時兩年多,推動地理標誌商標成功註冊。這對於將“永春老醋”産業納入商標法保護範圍、傳承弘揚永春老醋品牌、增強産品市場溢價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構建支撐特色産業大體系
泉州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以來,泉州市縣兩級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部署,以地理標誌為抓手,積極謀劃推動全市農村特色産業發展,按照“紮根‘土’,體現‘特’,形成‘産’,從發展産品向發展産業轉變,從追求數量向追求品質轉變,從發展一産向一二三産融合轉變”的思路,努力做好“土特産”文章。從時間分佈上看,“永春老醋”是“十四五”以來泉州新增的第11件地理標誌商標。從縣域分佈上看,現有的56件地理標誌商標,與泉州“山海交匯”地域特點高度吻合,覆蓋了“茶、漁、果、蔬、禽、薯、手工藝品”等多類特色農副産品,其中,海洋漁業類地理標誌商標累計達16件,為泉州建設“海上糧倉”“海上牧場”打下堅實品牌基礎。目前,全市地理標誌商標數量最多的三個縣域分別為晉江13件、南安和永春均為8件,惠安和德化均為7件。
開啟特色産業發展新篇章
為推動地理標誌特色産業開啟發展新篇章,“十四五”以來,市市場監管局綜合運用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地理標誌發展獎勵補助等政策措施,培育壯大縣域特色産業。以“崇武魚卷”為例,在該地理標誌商標帶動下,當地從事魚卷加工企業和家庭作坊達100多家,成功開發魚卷、魚粳、魚丸等系列産品,年産量7500多噸,産值約3億元,已成為漁民創收的主渠道之一。在“安溪鐵觀音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示範區”創建工作的帶動下,安溪茶産業創造了茶園總面積、茶葉年産量、茶業總産值、茶業受益人口、茶業從業人員和茶葉産業化程度等多項國內産茶縣領先記錄。
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階段,進一步推動地理標誌與特色旅遊、休閒農業等有機結合,持續發力打造服務“三農”發展新引擎。(記者 陳雲青 通訊員 薛繽勇 吳默驥)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