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寧德屏南:精耕高山蔬菜産業 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024-05-16 11:10:42來源:閩東日報編輯:姚鹿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屏南:精耕高山蔬菜産業 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翠綠叢中點點黃,似花非花可食之”,時下,寧德市屏南縣嶺下鄉花菜迎來采收旺季,站在富竹洋蔬菜種植基地放眼望去,一顆顆花球潔白如玉藏在碧綠的葉間,長勢甚是喜人。基地裏菜農們來回穿梭,將一簍簍花菜運出地頭後進行分揀、包裝,最後運往浙江、江西、廣東等地。

  葉禹兵是富竹村的蔬菜種植戶,看著自家的新鮮花菜一箱箱地搬上貨車,臉上滿是喜悅。“我們嶺下海拔高,比其他地區花菜晚熟一個多月,剛好避開大量上市的時段,收購價格也高了很多。”

  據了解,富竹洋蔬菜種植基地是嶺下鄉高山成片蔬菜種植基地。基地實行輪番種植,一年可種三茬,年蔬菜種植面積達8000(含復種)多畝,全年蔬菜産量超8000噸。同時,該基地周邊擁有各類蔬菜種植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8家,蔬菜收購冷鏈庫11座,為蔬菜的儲存和運輸提供了有力保障。

  位於福建省東北部的屏南縣平均海拔830米,晝夜溫差大,具有明顯的高山氣候特點。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屏南縣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條件,為高品質綠色生態農産品提供了生長沃土。1995年5月,由寧德市農業局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創辦的高山(反季節)蔬菜示範場在甘棠鄉落戶,自此高山蔬菜這顆“種子”就在屏南縣生根發芽。

  經過近30年的發展,屏南縣高山蔬菜産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轉變。常年蔬菜種植面積約15萬畝、産量突破35萬噸,是福建省最大的夏季高山蔬菜種植基地。但也因缺少優良蔬菜品種的改進推廣,使其品種單一,品種退化,競爭力下降。

  為此,近年來屏南縣圍繞打造“全省一流的高山農業基地”目標,實施高山蔬菜種業創新工程,加強與福建省農科院、福建農林大學等科研院校以及一些種業企業的合作,探索育種的新技術、新方法,培育調優蔬菜優質結構,推進農業高品質發展。

  翠綠的顏色、神似寶塔的外形,這是嶺下鄉羅厝村試種的花菜新品種——寶塔花菜。“我們又把它叫做‘塔花’。”羅厝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彭存在介紹,高山蔬菜是羅厝村的主導産業,但村內主要種植普通花菜,品種單一,價格波動大,村民收入不穩定。

  “2022年嶺下鄉舉辦了福建省首屆蔬菜種業創新大會,我看到這麼多蔬菜品種,覺得肯定有適合我們村發展的。”於是彭存在先後到深圳等地進行參觀學習、考察市場,並結合本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與專家探討,經認真分析後,和深圳一家農業企業合作,通過“自費購種+免費供種+農戶種植+企業包收”的方式,引進寶塔花菜進行試種,解決農民的後顧之憂。

  “去年秋天,我們8戶村民試種了15畝‘塔花’,長勢很好,説明這個品種很適合我們這邊秋冬種植。今年我們又在春天試種了12畝,以當前情況看長勢也不錯。”彭存在介紹,塔花抗寒性好、適應性廣、抗病能力強,産量和價格都相對穩定,畝産值能達到8000元,比普通花菜高出3000元左右,今秋他們準備擴大種植規模,讓村民一起種“塔花”,一同增收。

  良種播下,良法也要跟上。屏南縣積極加大蔬菜産業“五新”技術推廣力度,持續開展科技“三下鄉”,推廣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標準化生産等蔬菜栽培配套技術,促進産業升級、農民增收。同時結合“糧經”輪作模式,創新應用“玉米—辣椒”“花菜—玉米—花菜”等種植模式,實現四季有收成,提高了土地附加值,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

  目前,屏南縣已經推廣十字花科、瓜類、豆類等20多種蔬菜新品種;擁有棠口、嶺下萬畝高山蔬菜基地2個和雙溪水竹洋、路下靈峰洋等多個千畝蔬菜基地,建成設施農業大棚1000多畝,形成蔬菜種植專業村36個。“屏南高山花菜”獲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稱號。(記者 葉陳芬 通訊員 甘葉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