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多項工作全省走前列——旱地種出“稻花香” 城鄉融合樹樣板
5月15日,記者從泉州市鄉村振興專項行動新聞發佈會上獲悉,近年來,全市農業農村系統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統籌推動農業農村發展,“三農”各項事業取得紮實成效,多項工作在全省走前列。
聚力穩産保供 全省首創“糧—菜”輪作旱稻新模式
端牢飯碗,守住“大民生”。近年來,泉州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綜合生産能力不斷鞏固提升。2023年,全市完成糧食面積131.54萬畝、産量51.12萬噸,實現糧食生産“六連增”,茶蔬果菌全面增産,肉蛋奶産量突破30萬噸。
在守牢“米袋子”方面,堅持“築良田、穩面積、增單産”三向發力,在全省首創“糧—菜”輪作旱稻新模式,2023年示範種植3995畝,2024年將擴大推廣到1.2萬畝,實現旱地種出“稻花香”。大力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全市建成36個農業種質資源庫、13個農作物良種示範基地,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68%。
在拎緊“菜籃子”方面,大力實施種植業、畜牧業、屠宰加工業3個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目前已建成設施大棚8.2萬畝、優質農産品標準化基地146個,擁有5家國家級畜禽標準化示範場和5家國家級生態農場。全市農産品品質安全合格率達99.32%。
在保障“命根子”方面,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堅持“良田糧用”。5年來,新建高標準農田65.95萬畝。率先推廣農田連片整治,加快建成一批“宜機宜耕、能排能灌、高産穩産、旱澇保收”的現代糧蔬産業田園風光示範區,2024年規劃建成3個千畝糧菜高優生産基地,集中連片建設10個千畝、1個萬畝“五化”高標準農田示範區。
聚焦試點引領 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泉州樣板
近年來,泉州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專項行動,深化“串點連線成片”示範建設,開展示範村梯次創建、示範線整合提升、示範鎮整鎮推進、示範片區融合發展等“四大行動”,打造“縣強、鎮興、村富”的城鄉融合發展泉州樣板。全市有13個鄉鎮、146個村入選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鎮創建名單。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方面,統籌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建設品質提升和鄉村“五個美麗”等專項建設行動,項目化、清單化推進“一革命四行動”提升、農村基礎綜合服務設施提質等五大類重點項目建設。2023年,全市農村建設品質提升五大類重點任務建設完成投資83.5億元,在全省考核中綜合排名位列第二。
在整鎮推進鄉村振興方面,探索以鄉鎮為主戰場,在全省率先提出符合富民産業發展好、鄉村建設提升好、鄉村文化傳承好、治理能力建設好、黨建統領發揮好等“五好”要求的鄉村振興整鎮推進新舉措,構建“強鎮引領、以鎮帶村、連村成線、村興民富”的鄉村振興新格局。2023年,整鎮推進項目完成投資超173億元,全市已打造整鎮推進“五好”鄉鎮40個。
在打造“一縣一溪一特色”方面,系統謀劃全流域整區域推進田園風光建設,堅持水系、農田、村莊三位一體,建設美麗河道、美麗田園、美麗村莊、美麗經濟“四美”工程,啟動“一縣一溪一特色”田園風光十大示範片區建設,涵蓋106公里河道、4.8萬畝農田、14個鄉鎮和64個村莊。2024年,市財政統籌資金拼盤超1億元,將實施137個項目,計劃投資19.4億元,現已開工107個項目。(記者 顏雅婷 通訊員 盧艷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