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第一階段“力爭用十年時間,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目標已初步實現。
在“中國製造2025”提出的近十年裏,以漢印為代表的國産列印産業、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産業、以華為為代表的ICT産業等等,在立足産業技術突破的同時,也正逐漸成為全球高精尖産業生態鏈中的重要一環。
漢印部分産品
全球“再工業化”與國産化趨勢
近年來,受金融危機及疫情影響,全球産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調整: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戰略,重塑製造業競爭新優勢,加速推進新一輪全球貿易投資新格局。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在加快謀劃和佈局,積極參與全球産業再分工,承接産業及資本轉移,拓展國際市場空間。
我國以高精尖技術為代表的製造産業,在科技創新的同時,融合了傳統優勢,催生出新型的産業生態。原本的“世界工廠”已經向新興技術與傳統産業融合的方向大步邁進。
從製造大國到智造大國,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民生工程,從新能源汽車到智慧手機再到印表機,在各行各業的發展中,國産正在代替進口,國貨正在以更符合市場需求的方式生根發芽。同時,越來越多的國産高精尖産業,不再局限于單打獨鬥,而是發揮各自的優勢,整合技術應用。
比如漢印印表機與華為鴻蒙系統的萬物互聯,漢印發揮其在印表機硬體的優勢,同時拓展軟體信息應用和通信整合,研發出具備遠程列印的家庭列印産品,而在與移動互聯網的融合上,則借助華為的通信優勢,定制多元功能的産品。
在全球“再工業化”的浪潮下,國內高精尖産業的全面國産化勢在必行,撇開工業領域對大國博弈的影響,消費領域的國産化更符合實際應用。
高精尖科技産業為大國博弈加碼
高精尖産業的國産化,不僅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利器,更是大國之間博弈的戰場。特別是,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加速演進,傳統強國針對新興大國的競爭博弈更趨激烈。
從航天航空競賽到AI角力、從晶片半導體制衡到電子電器迭代、從科技技術創新到新材料應用,每一個産業背後都隱藏著大國與大國之間在軍事、經濟和民生等環節的博弈。
高精尖産業的發展有助於推動全球産業鏈的優化和價值重構,大國通過發展這些産業可以在全球價值鏈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此外,高精尖産業是推動經濟結構向更高端、更智慧轉型的關鍵力量,對於促進大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對於普通民眾而言,高精尖産業的具體形態最終會落到具體的理念、服務和産品上,比如華為的智慧手機是國內ICT産業的代表,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則代表著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漢印的三維(3D)印表機、數碼印花機、鐳射/噴墨印表機等産品,不僅代表著工業領域及消費領域的列印技術創新,其中,三維列印的增材製造、數碼印花機的科技融合、鐳射/噴墨印表機的信息安全,更是讓列印這一被外資長期壟斷的産業,呈現出新的氣象和發展格局。
漢印數碼印花機
AI、晶片、智慧手機、新能源汽車等等技術和産品,是高精尖産業集群的其中一環,也是民眾最容易感知到的技術和産品,但也正因為容易感知,而忽視了其他信息領域的競爭。
列印不難 印表機難
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推動下,以及中國製造品牌的厚積薄發,以漢印為代表的國産印表機品牌不斷突破技術壁壘,並在市場開拓上輻射全球。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國産印表機品牌正在逐步打破國外品牌的市場壟斷,提升國産印表機的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
作為以機芯業務起家的漢印,已在該領域佔據全球27%的市場份額。同時,在20年的發展歷程中,其列印業務已覆蓋家用&SOHO、零售商超、倉儲物流、醫療行業、餐飲行業、生産製造及三維(3D)列印等各領域,其中既有賦能民生基礎設施的産品和服務,也有新材料的應用及相關的高精尖技術創新。
時至今日,漢印擁有700多項國家專利、400多人的研發團隊,在工業熱轉印TTO、數碼印花、文檔列印和三維列印上,更是走在行業前列。
國産印表機的崛起,不僅提升了國內列印産業的技術水準,也為國內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降低了列印成本。同時,國産印表機在智慧化、網絡化、環保等方面的技術創新,也為列印産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漢印在印表機智慧化體系建設上,開創性地將細分領域的使用場景納入移動互聯網中,實現萬物互聯。比如漢印搭建的AIDC智慧物聯網絡,它實現了物理系統與網絡系統的深度融合,在物聯網中的各種設備、感測器、標簽等能夠自動識別、自動追蹤、自動調配、自動反饋,從而提高物聯網管理的效率和品質。該技術除了應用在倉儲物流、生産線等工業製造生産環節,也為社會工業建設、醫療智慧化、城市交通便捷化等領域提供了技術和産品支持。
漢印AIDC體系示意
在消費市場領域,印表機的智慧化以往一向依靠硬體的功能實現多元化需求,但從OA領域進入家用領域的印表機,特別是文檔印表機,卻無法真正滿足實際使用場景的需求。
漢印在消費領域列印的智慧化體系搭建上,基於家庭實際列印需求,除了在硬體上做的更為小巧、低成本以外,在軟體配套上也完全自主研發,並整合相關領域的優質資源,打造軟硬體一體的智慧化印表機。
如,在標簽收納領域,優化軟體使用體驗的同時,推出批打功能,並針對收納、手工等細分使用需求,推出技巧教程和方法;在A4列印領域,則針對K12教育人群,推出相關的學習資料、各年優質試卷,並增加錯題整理、筆跡清除、精準學等相關功能……此外,在移動辦公、考公考研、旅遊攝影等領域,漢印也針對不同人群研發出相應的軟硬體功能輔助服務,真正做到基於家庭列印需求的“輕量化、輕智慧、輕學習、輕辦公、輕娛樂”。
在全球産業鏈重構和大國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國産印表機産業的發展不僅關係到經濟利益,更關係到國家信息安全和産業安全。因此,加強國産印表機産業的發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構建自主可控的列印産業生態,對於保障國家信息安全、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以漢印、華為、比亞迪等為代表的一眾高精尖國産化産業,將迎來更多的創新機遇。而漢印,也將以實際行動,共同推動我國從列印需求大國向列印智造強國邁進。(文/圖 吳雯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