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蓄水留土 守護綠水青山 我市水土保持率達95%,位居全省前列
我市統籌推進九條主要溪流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圖為埭頭溪。
飲用水水源地青山環繞,一汪碧水令人心醉。圖為坂頭水庫。
今天是福建省第十一個水土保持宣傳日,主題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拓展提升“長汀經驗”。今年來,我市持續學習借鑒和深化拓展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經驗”,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工作方針,持續深化體制改革,紮實推進綜合治理,嚴格監管人為水土流失,全力推進水土保持高品質發展,取得良好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
水是生命之源,土為萬物之本,留住水土,就留住了發展的根。如今的廈門,全市水土流失面積從2016年的105.12平方千米下降到2023年的75.61平方千米,水土保持率從2016年的93.5%提升至2023年的95.01%,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壓實責任
堅決扛起工作職責
水土保持是一項關係民生的重要工程。廈門市立足市情、水情,堅持把水保惠民、利民、為民作為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鄉村振興、城鄉建設品質提升等生態建設內容。
《廈門市水土保持規劃(2016-2030)》《農村建設品質提升重點任務清單》《廈門市鄉村生態振興工作計劃》……一份份文件見證著廈門大力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印跡。
水土保持工作也納入全市“黨政領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考核、“河湖長制考核”及政府工作績效考核範圍,逐級明確分工,從嚴壓實責任,全力推動水土保持工作落細落實。
榮譽是最好的證明。廈門先後獲評“全國水土保持工作先進集體”“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先進集體”等,先後承辦“全國水土保持廳局長會議”“海峽兩岸水土保持科技論壇”“海峽兩岸水土保持標準共通研討會”等活動。海滄過蕓溪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工程榮獲“國家水土保持示範工程”。
封育保護
全力守護飲用水水源地
藍天掩映,青山環繞,一汪碧水令人心醉。在汀溪水庫、坂頭-石兜水庫、古宅水庫……這樣的場景得益於廈門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
面對水資源緊缺的現狀,廈門全力守護飲用水水源地。在10個飲用水水源地,廈門採取封育保護等措施,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水源地環境品質穩步提升。截至目前,廈門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總面積達95平方千米,水源涵養能力不斷提高。
為涵養廈門水源,我市實施森林生態修復造林和森林撫育,有效調整樹種結構,2016年以來開展植樹造林7.06萬畝、森林撫育18.57萬畝,進一步鞏固提升蓄水固土效果。
依託河湖長制平臺,我市還以“統籌發展、源頭治理、因地制宜、多元共管”為治理原則,採取建設河道護坡、景觀親水綠化工程等水土保持措施,統籌推進九條主要溪流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建成安全生態河道244.3千米,種植水生植物面積達60萬平方米。
深化簡政放權
優化營商環境
在全省率先出臺水土保持審批豁免清單,明確園林、景觀、綠化工程等9種水土流失影響輕微項目免予辦理水土保持方案審批;
推行水土流失易發區外徵佔地面積在0.5公頃(含)以上10公頃以下的項目實行信息報備制,免予辦理水土保持方案審批;
對區域評估內依法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的項目,簡化為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即來即辦、現場辦結……
這幾年來,我市不斷簡化水土保持審批手續,全市水土保持方案年審批量由原來的400多件減少至每年不到100件,累計700多個項目實行網上信息報備,實現審批程式“大瘦身”。
簡化審批手續的同時,我市還優化水土保持審批流程,全面推行涉水政務服務遠程諮詢、申報材料預審、郵寄等事項幫代辦,服務更加高效便捷。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審批時限壓縮至2個工作日(法定辦理時限的10%),審批時限全省最短,全面落實惠企政策,高效推動水土保持補償費徵收工作網上辦理。
此外,我市編制印發《廈門市生産建設單位水土保持工作指導手冊》,每年深入企業一線開展水土保持服務指導,傾聽需求、紓憂解困,受益企業累計200余家。
健全體系
織密水土保持監管網
以創新補短板,以督導強監管。近年來,廈門不斷強化水土保持工作監管,通過系列改革創新舉措,不斷補齊監管短板。
我市堅持靠前監管,通過市“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等政務系統建立信息溝通與共享渠道,實時共享各行業生産建設項目立項審批(備案、核準)、用地選址、開工、完工等數據信息,及時向生産建設單位推送水土保持審批等工作要求,確保監管靠前、主動、精準。
面對水土保持違法違規行為,我市綜合運用責任追究、行政處罰、信用懲戒等方式,及時提出限期整改要求,並建立臺賬,實施對賬銷號、閉環管理。2022年以來,累計查處違法項目160個、徵收水土保持補償費5794萬餘元。
包容審慎,執法更有人情味。我市先後印發實施《輕微不罰、首違不罰事項清單》《關於印發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四張清單的通知》,將水土保持設施“未驗先投”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列入輕微不罰、首違不罰清單;對輕微違法者實施説服教育、勸誡等“柔性執法”,2022年以來,先後依清單作出不予行政處罰19起。
科技賦能,提升水土保持監管效能。我市先行實施水土保持“天地一體化”監管模式,通過綜合應用衛星影像、無人機、大數據分析等,實現人為水土流失衛星遙感常態化監管,通過“天上看、地面查”,對全市涉及水土保持建設項目、水土流失疑似圖斑實現監管範圍全覆蓋,準確發現問題,精準認定責任主體,及時排除水土流失隱患,相關做法在全省推廣。據統計,自2019年“天地一體化”系統啟用以來,累計開展遙感監管17批次、執法檢查2030批次,核查擾動圖斑1958個、涉及項目數1235個。(文/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紀國華 圖/記者 張奇輝)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