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福建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為台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2024-12-17 17:56:4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鄭艷靈責編:尹小兵

福建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為台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發佈會現場

  12月17日,福建召開“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三場: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奮力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福建省委臺辦副主任陳志勇介紹有關情況。

  推進兩岸社會融合。福建全面落實一系列增進臺胞福祉的政策措施,率先發佈225項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清單;率先上線數字“第一家園”服務平臺,臺胞來閩即可在“閩政通”APP上註冊登錄,基本實現臺胞臺企政務服務“一網通查”“全網通辦”,上線近3個月來已辦理臺胞服務事項近千件;大力推進台灣居民居住證便利化使用,豐富應用場景,在子女就學、對臺招生、住房租房、社保辦理等方面優化實施便利化舉措,越來越多臺胞融入福建。

  推進兩岸經濟融合。十年來,福建台資企業數量增長近1倍,實際使用台資超過100億美元,全省累計設立36個涉臺經濟園區,2024年新獲批8個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福建率先實現與台灣地區主要港口、海上直航全覆蓋,常態化開通海空航線,十年來臺胞入閩約2000萬人次。福建持續優化涉臺營商環境,為臺企在閩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十年來累計研製兩岸共通標準226項;設立首支海峽兩岸産業投資基金,共有60多家台灣百大企業在閩直接投資,9家在閩臺企上市融資。

  推進兩岸同胞情感融合。十年來,福建每年常態化舉辦兩岸主要涉臺交流活動近300場,深入推進親情鄉情延續,打造形成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等祖地文化交流品牌體系;持續深化兩岸歷史文化聯結,出臺首部文化領域涉臺專項地方性法規《福建省閩臺關係檔案保護條例》,深入實施閩臺曆史展示溯源工程,全省館藏涉臺檔案資料近25萬件;大力支持台灣青年來閩追夢、築夢、圓夢,十年來打造海峽青年節、海峽青年論壇等標誌性青年交流品牌,拓展棒壘球、鄉建鄉創等青年交流領域,創建省級以上台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49家,累計吸引來閩實習就業創業臺青超4.8萬人。

  下一步,福建將持續發掘全省九市一區資源稟賦,不斷拓展閩臺融合新空間新領域新實踐,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積極為台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文/圖 吳雯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