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寧德周寧:軌道車進竹林 叩開竹農“致富門”
2024-12-18 10:17:30來源:閩東日報編輯:鄭艷靈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周寧:軌道車進竹林 叩開竹農“致富門”

  透過航拍鏡頭,周寧縣浦源鎮西坑村竹海連綿,綠波之中一輛滿載竹子的軌道運輸車穿梭而出。

  曾經,“艱辛”是許多西坑村竹農對搬運竹子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於市場銷售的毛竹,往往一根都重達百斤,竹農將其砍伐後,需要“肩扛背馱”一根根搬運下山。竹林深處山路崎嶇,弓背負重,辛苦程度不言而喻。

  由於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短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西坑村的碧波竹海無人問津,竹林逐漸衰敗,老竹農只好“望竹興嘆”。

  今年7月,在周寧縣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心的支持下,周寧縣豐瑞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西坑村投資建設了縣內首條“竹子專列”,讓竹林軌道運輸車開進竹林深處,徹底“喚醒”西坑的1500畝竹海。“軌道運輸車一趟可以運送毛竹十多根,重量達1000多斤。近千米的距離僅用時20分鐘。”周寧縣豐瑞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端錦介紹。

  為何會想到在竹林裏建設軌道運輸車?周端錦告訴記者,一次外出考察活動中,應用於果園的山地軌道運輸車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由於佔地小、轉彎靈活、操作方便、適應坡度大、運送物資方便等諸多優點,近些年,山地軌道運輸廣泛應用於果園、茶園、糧食基地,廣受農民朋友的歡迎。”

  “只要發動引擎,軌道車就可以順著軌道把農資、農産品快速運達目的地,既省時省力又節約勞動成本。”回去後,周端錦就反復推敲如何把軌道運輸應用到竹林裏,並聯繫上縣外的一家企業,協助設計和建設竹林軌道。

  有別於其他領域的軌道運輸,竹林軌道運輸車需要較長的載貨平臺,還要克服各類山地形勢帶來的影響。為此,周端錦和設計員反復修改方案,並協調用地,最終促成竹林軌道車高效、安全、平穩運行。

  “不需要肩扛背馱,‘坐’著軌道,一根根竹子就能輕鬆運輸下山,這是過去不可想像的情景。”站在村口,望著竹子一車車運下山,西坑村一位70多歲的老農民高興得合不攏嘴。

  一條竹林軌道,成功化解産品運輸難題,有效拓展群眾增收渠道。目前,西坑村已有350多噸竹子順利“走出”山門,銷往南平等地。

  “當前,我們正積極籌建第二條竹林軌道。同時,計劃圍繞當地極其豐富的毛竹資源,投建一家竹製品深加工廠,進一步提升毛竹的經濟價值,帶動鄉親們在‘家門口’就業。”周端錦説。

  農林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周寧地形複雜,耕地比重小。近些年,在省、市農機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周寧縣加大對山區農業機械化的支持力度,重點推廣適合周寧山地地貌特點的山地軌道運輸機、微耕機、農用無人機、山地收割機等農機具,以“小農機”解決種植“大難題”,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周寧縣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心主任湯再蘭介紹,去年以來,周寧縣已結算農機購置補貼17批次,發放購機、農機報廢等補貼達232萬元,用於推廣鋪設運輸機軌道28條,購買稻麥脫粒機、果園軌道運輸機、微耕機等農機具580多臺(套)。同時,開展農機具推廣和技術培訓5場次,惠及農民220人次。截至目前,全縣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69.25%,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5.55%。(記者 陳容 通訊員 李何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