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電動賦能新質未來——我市加快推動“電動寧德”建設
近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在北京聯合國大樓發佈《二十年二十佳——在華企業可持續發展案例報告》。憑藉在重卡綠色轉型方面的創新實踐和卓越貢獻,寧德時代騏驥換電入選本次“二十年二十佳案例報告”。
寧德時代于2023年6月12日正式發佈全球首創重卡底盤換電解決方案——騏驥換電。同年8月,全國首條高速公路重卡換電綠色物流專線——“寧德廈門幹線”正式通車,同時,在寧德漳灣、長樂服務區、洛陽江服務區分別建設騏驥換電站,為往返寧德、廈門之間的電動重卡提供及時補能服務。
騏驥換電應用場景落地,是我市加快推動“電動寧德”建設的縮影。
2020年1月,我市制定下發《寧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寧德市進一步加快“電動寧德”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在全省率先提出“電動寧德”建設計劃,制定一系列工作措施、目標,加快全市重點區域電動化進程,營造新能源汽車使用的良好生態,將寧德打造成為全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樣板城市。緊接著,省直十部門接力出臺政策,安排專項資金,持續在新能源汽車、光儲充檢、電動船舶等領域推進“電動福建”建設。
省市兩級政策加持,“電動寧德”建設步入“快車道”,特別在一些重點領域,我市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據了解,自2020年起,我市每年出臺《公務和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方案》,明確各有關單位新能源汽車推廣任務。同時,我市還積極推動巡邏車電動化推廣應用、示範。
截至2023年底,全市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共擁有公務車3045輛,其中,新能源公務車344輛,新能源佔比約11.3%,比重較2022年底提升3.7個百分點。截至目前,我市已實現公交車電動化率100%、網約車電動化率100%、巡遊計程車電動化率達90%以上。
不僅是電動汽車,我市在電動船舶領域也跑出了“寧德速度”。我市積極推動全市船舶修造企業向電動船舶方向轉型升級,已初步培育形成涵蓋研發設計、總裝建造、運營配套、場景應用的産業鏈體系,推薦申報省級電動船舶試點示範項目32個,涉及漁業輔助船、貨船、遊船、電動竹筏、公務船等領域。
今年以來,我市電動船舶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國內首批7艘滿足沿海小船技術規則的純電動漁業輔助船、2艘純電漁排運輸船以及5艘新能源試驗船已投放福安下白石寧海村水域運行,全省首艘現代雙層純電動遊船“茉莉號”、全省首批海上純電清潔船在福安下水,全國首艘海上運營純電旅遊客船“嶼見77”、福安水域自用交通客渡船等先後開工建設。
在古田翠屏湖,已交付的電動龍舟成為遊客的新打卡點。截至目前,古田縣已完成電動船舶專項規劃編制、智慧景區打造、電動龍舟及電動客船建造等工作,正在推進環翠屏湖碼頭提標改造和新建航道工程、環湖電網改造擴容、對接岸線充電樁建設、打造不同的環湖村莊業態、引進水上游樂項目和打造夜景燈光工程等工作,以電動化驅動的“零碳文旅”風景畫正在這裡徐徐展開。
“我們還將打造新能源漁業輔助船舶應用場景、新能源清潔船舶應用場景、新能源拖輪作業應用場景,推動場景應用在更多的水域,賦能‘零碳’海洋。”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説。
電動化能走多遠?“補能焦慮”是必須解決的問題。近年來,我市加大投入補齊電動化基礎設施短板,打通電動化推廣普及的“最後一公里”,初步建成以快充為主、慢充為輔的公共充電網絡。截至2023年底,我市已建設公共充電樁(包括專用充電樁)5064個,實現全市126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充電基礎設施全覆蓋及以10公里為服務半徑的行政村全覆蓋。寧德鋰電小鎮光儲充檢智慧超充站、寧德會展中心光儲充檢智慧超充站相繼建成投用,超充站設計充電速率7分鐘至8分鐘即可補充200公里左右的續航里程,實現新能源車主“充電像加油一樣快”。
“越來越方便的充電設施,是我選擇換電動小車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今年新能源購車補貼等優惠也非常吸引人。”剛購買了新能源車的市民林先生説。
不僅在生活領域,在生産領域的電動化基礎設施也越來越完善。我市建成全省首批海上電動船舶充電站(寧德三都澳、霞浦七星、福鼎閩威實業、福鼎海之夢等中心漁排養殖區域9台雙槍直流快充樁)。寧普時代在蕉城區漳灣鎮建設換電重卡換電站,供電動渣土車換電,當前投入換電重卡25台,主要為漳灣港貨物運輸使用。
從“零碳碼頭”到“零碳島”,從“零碳工廠”到“零碳園區”乃至“零碳城市”,電動賦能千行百業,也讓“電動寧德”的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我市將持續吸引集聚全球資源,構建完善産業生態,全力打造“中國新能源電池之都”“世界一流儲能名城”“全國新能源新材料産業核心區”。(記者 張文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