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聚鏈成群,東山念好水産加工“鮮”字訣
中港水産食品的生産車間 記者 李林 攝
連日來,東山縣中港水産食品無塵生産車間裏機器轟鳴,流水線高速運轉,一條條新鮮的鯖魚經切割、罐裝、蒸煮、控湯、封口、殺菌等系列工序後,變成一排排碼放整齊的鮮魚罐頭,被迅速運往低溫冷庫保鮮。
“我們現在三條生産線每天都滿負荷運轉,單條生産線1小時可生産1.1萬個罐頭,日均産能可達50噸。”談及節後源源不斷的訂單,車間主任許正孝笑稱:“供不應求也是一種甜蜜的煩惱。”
在東山,像中港水産食品一樣從事水産品加工的企業有100家,去年,這些企業攜手創造出146.39億元産值,佔全縣規模工業總産值的64.23%。面對行業下行壓力,東山水産品加工憑什麼逆勢上揚?“我們把上下游産業串珠成鏈、聚鏈成群,緊緊掐住了‘鮮’字訣。”東山縣工信局副局長葉斌説道。
東山豐富優質的水産資源,給了水産加工企業“尋鮮”的底氣。“在澳角、銅陵、宮前等各大漁港碼頭上,都有與我們合作密切的漁船,能夠第一時間提供最新鮮的海貨,同時我們還和東山灣海域的養殖戶簽訂長期供貨協議,通過數字化監管確保成品魚養殖全流程品控、統一質檢管理。”在許正孝看來,從“出水面”到入車間的每個環節均實現高品質、可溯源,這為水産品由“活”入“鮮”打通了最關鍵一環。
如何“鎖鮮”?在中港水産食品鯖魚生産線上,工人們對新鮮採購來的原料進行去頭去尾去內臟處理,只保留下肉質肥厚的中段部位,稱重封罐後放進高溫鍋中蒸煮,再通過冷卻水降溫、風刀吹乾。“這種殺菌法不僅能高效殺滅有害微生物、延長罐頭儲存期,還能較好保持産品的原有口感和營養成分。”中港水産食品總經理謝佳豪告訴記者,現有的3條水産系列罐頭生産線均採用此種滅菌方式,年可生産罐頭超萬噸,年産值達5億元。
生産鮑魚罐頭的華昌食品有限公司則抓住精細化需求,創新開闢出差異化“增鮮”賽道,發明紅燒、清湯等多種口味。特別是新研發的“紅燒鮑魚”罐頭,將整只黃金鮑浸潤在雞湯的鮮香中,既可開罐即食又可做鮑魚撈飯等美味,今年剛推出就受到市場青睞,月銷量達10萬罐。
“靠海吃海的東山人擅長‘一魚多吃’,在這兒,一條魚可以被加工成魚頭、魚翅、魚肉、魚排罐頭,可以變身為魚丸、魚腸、魚糜、魚柳,甚至可以經過智慧化生産線封裝進一盅盅預製的‘閩菜之王’佛跳墻……但不管是哪種形態的産品,都牢牢抓住‘鮮’這個牛鼻子。” 華昌食品副總經理吳婷告訴記者,為了保鮮到位,公司高標準建設一座20000噸全自動二氧化碳冷庫,設置多段不同的溫區,滿足不同産品對保鮮存放溫度的不同需求,在完成自動分揀、智慧化儲運的同時,為産品冷鏈遠銷海內外加穿了一件“保鮮服”。
加工後剩餘的魚內臟、剔除的魚骨等下腳料如何處理?“我們依舊可以從中‘提鮮’,變廢為寶。”宏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鎮威説。
走進位於東山海洋生物科技園的宏威生物一期生産車間,3.4萬平方米的偌大廠房裏只有不到10名工人,從溫控、酶解到攪拌、冷凝等各個環節均由機器智慧化自動完成。
“我們從華昌、中港等水産加工企業收購原料、下腳料製作酶解魚溶漿,供給水産養殖戶作為營養誘食劑,可以改善魚類的免疫機能和抗應激能力,從而提升成魚品質和肉質鮮美度。2024年就實現年産值2億元。”李鎮威告訴記者,以魚蛋白肽、高端魚油、多糖等産品線為主的二期廠房已于2月14日動工,規劃建設面積達3.8萬平方米,預計今年底可建成投産。屆時,不僅可以通過生物技術讓千元一噸的邊角料成為數萬元一噸的高附加值産品,實現“一條魚”的高值化利用,還能推動産業鏈從養殖、加工到銷售、再利用的閉環管理,努力將一條魚“吃幹榨凈”、百變“掘金”。
圍繞“鮮”字訣,近年來,東山還積極推進産業鏈與創新鏈、供應鏈、要素鏈深度融合,以海洋生物科技園為軸心加快短板産業補鏈、優勢産業延鏈、新興産業建鏈,全力將水産品加工上下游産業串珠成鏈、聚鏈成群、蓄能成勢。2024年,東山水産品預製菜産值超60億元。“目前我們正加快培育一批水産品預製菜示範企業,並以電商直播為新引擎開啟‘全員帶貨’行銷模式,積極拓寬消費渠道與消費人群,爭取能讓更多名優水産品‘遊’上互聯網,烹制出一盤更為鮮美的百億産業‘大餐’。”東山縣工信局局長蔡芳達説道。(記者 蔡柳楠 通訊員 歐東茵)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