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向海而興的強鎮實踐 全域共富的創新標杆——解碼石獅市錦尚鎮硬核答卷與奮進藍圖
石獅市錦尚鎮華錦碼頭
2月23日,石獅市錦尚鎮華錦碼頭,滿載螺紋鋼、卡車和工程車輛的貨輪鳴笛啟航,標誌著我省首條直達東帝汶的海運航線正式開通;數公里外的九牧智慧産業園鑄造+拋光車間內,智慧生産線不斷刷新智造紀錄;去年,錦尚鎮所轄11個村村財收入均超30萬元,其中4個村加入“百萬村財”行列,全域共富的“錦尚路徑”愈加明晰……
從産業強鎮到共富標杆,錦尚鎮描摹出奮力躍升的有力軌跡。2024年,錦尚鎮完成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3.34億元,連續兩年保持在3億元以上;規上工業總産值增長20.7%,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3.5%,全年各項指標保持領先的良好態勢,規上工業總産值增速連續3年排名石獅市首位。就在3月25日,錦尚鎮被列入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擬命名名單。2025年的錦尚,將繼續拉開“一鏈一灣三區六園”的“1136”發展藍圖,大拼經濟、大抓發展,高品質打造全域共富先行示範城鎮。
産業民生雙線躍升
鋪開錦尚鎮2024年的“答卷”,一幅産業升級與民生共富的立體畫卷躍然眼前。
在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的賽道上,錦尚鎮以綠色發展推動園區建設提質升級。持續推進集控區印染行業轉型,以石獅市金宏盛織造漂染有限公司改造提升項目啟動為契機,支持印染企業拆舊建新,強化畝均産出與效益。同樣具有示範意義的是污水處理差異化分配機制——通過精準核定企業排污容量,推動企業升級廢水回用系統。
向海圖強激活發展的藍色引擎。錦尚作業區成功通過國家級驗收並開通、拓展外貿航線,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增長14%。華錦碼頭臨港物流園穩步推進石灰石倉儲、分篩、配送等項目建設。
招商引資的“強磁場”效應持續釋放。全員招商、僑親鄉賢招商和一系列招商推介活動,讓“人人成為招商員”,總投資124.7億元的25個招商項目積蓄髮展潛力;鴻錦産業園(錦尚部分)破解土地遺留問題後,吸引3家高端面料企業入駐;九牧智慧産業園的輻射效應同樣顯著,帶動周邊配套企業落地。
城鄉融合的“共富密碼”藏在細節中。港東村探索“社區、園區、廠區”三區聯創模式,盤活村集體閒置土地建設職工公寓和倉儲物流園,年增收超40萬元;港前村通過“HUI客廳”黨建品牌引領,村集體收入突破百萬元大關;奈厝前村入選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泉州市閩臺鄉建鄉創樣板村。
民生福祉的提升可觸可感。全鎮發放低保、特困等救助金235萬元,惠及3000余人次;推進東店村康養服務中心正式開業以及奈厝前村、東店村長者食堂常態運營,為轄區老年人提供養老康復、長者就餐、集體生日會、健康義診等服務近4萬人次。
接續“一鏈一灣三區六園”藍圖
推進強鎮建設
站在新起點,錦尚鎮繼續深入實施“一鏈一灣三區六園”的“1136”發展佈局總體規劃,奮力打造時尚紡織、海港高新、新型智慧、全域共富、精美善治的標杆強鎮。
産業革新錨定“高精尖”。錦尚鎮以園區建設為引擎,加速推進九牧智慧産業園、鴻錦産業園等重大項目,推動污水處理廠提標工程投用,強化園區綜合承載力。通過效益評價機制倒逼企業提質增效,引導傳統染整行業對接前沿技術,加快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推動龍頭企業兼併重組、低效企業轉型提升,實現紡織産業鏈條從“製造”向“智造”躍升。
藍色經濟發展邁向高新的步伐穩健有力。錦尚港6#泊位建設緊鑼密鼓,聯動石湖港、廈門港構建現代港口商貿核心區;華錦碼頭臨港物流園加速成形,內貿航線鞏固壯大,外貿航線持續擴容。海洋經濟“多點開花”——智慧漁港升級漁船動態管理,海産品加工、冷鏈物流等新業態蓬勃生長;僑鄉文化融入濱海旅遊,僑史館講述拼搏故事,漁旅融合激活文旅消費,繪就“藍色經濟”新圖景。
智慧賦能重塑發展格局。智慧製造園、循環經濟産業園等載體集聚創新動能,推動企業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培育差異化競爭優勢。以“畝均論英雄”為導向,開展低效用地整治,強化産業鏈招商,吸引科技型、綠色化項目落地,讓土地“存量”變為發展“增量”。數字治理同步發力,“智慧城市大腦”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安全生産標準化建設築牢平安底線。
共富實踐浸潤城鄉肌理。鄉村振興“11+N”項目串珠成鏈,生態農業與倉儲物流、人才公寓等配套項目協同並進,集體經濟持續壯大。交通路網外聯內通,商貿服務提質擴容,“五個美麗”創建刷新城鄉顏值。民生福祉托起幸福底色——養老服務覆蓋更廣,教育醫療資源提質升級,移風易俗樹文明新風,紅色文化凝聚精神力量。
精治善治築牢根基。“網格聯調”化解矛盾糾紛,“數字賦能”實現治理精細化,防汛防火、食安監管織密防護網。黨建引領貫穿始終,基層黨組織強化人才培育,幹部隊伍在一線錘鍊擔當,全面從嚴治黨涵養清朗生態,為高品質發展凝聚磅薄合力。(融媒體記者 遊怡冰 通訊員 邱章銘 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