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加快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泉臺融合發展走深走實
3月25日,“金門號”頂管機順利始發,標誌著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南高幹渠供水替代工程N2標段進入施工關鍵階段。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將新建一條連通金雞閘、新安水庫、東山水庫、草洪塘水庫、溪邊水庫、龍湖水庫的輸水線路,建成後將形成“雙水源、雙線路、多調節”供水保障體系,進一步提升向金門供水的水源保障水準。
加快推進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建設是我市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2023年9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發佈以來,泉州充分發揮對台獨特優勢,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加快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泉臺社會融合、經濟融合、情感融合上邁出更大步伐。
社會融合持續深化。推出便利臺胞來泉一體化服務,繼在泉金客運碼頭設立福建省首家“出入境+邊檢”臺胞臺企服務站後,增設大陸首個“海事+海關”臺胞臺企服務站、台灣居民居住證“口岸辦”受理點、“閩臺驛站”臺胞服務窗口等;在全省率先成立臺胞勞動保障仲裁員工作室,積極探索建立臺胞臺企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服務工作機制;成立泉州涉臺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組建涉臺法律服務團隊,為在泉臺胞臺企參與兩岸融合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經濟融合穩中有進。加快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建設,累計向金門供水超4000萬噸;開通泉州港首條對臺跨境電商海運快線“晉江—金門快線”;在全國率先上線“台灣地區手機號碼簽約手機銀行功能”,進一步提升臺胞往來大陸支付便利性;建立總規模10億元的兩岸資本合作發展基金“七晟合盈創業基金”;創新臺商專屬産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2024年以來已為臺胞臺企授信超80億元。
情感融合日趨熱絡。全面實施“海峽兩岸閩南文化溯源交流工程”;突出青少年交流,開展古城踏勘、閩南童謠、音樂會等兩岸閩南傳統文化、流行文化活動及體育交流活動40多場次,眾多台灣青少年來泉交流,共同傳承優秀文化;廣泛發動兩岸民眾捐贈族譜、家書等遷臺史料文獻,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現館藏兩岸族譜涉及167個姓氏2251部9163冊;先後舉辦兩岸家書文化創新座談會、首屆閩臺同宗村族譜交流大會活動、第五屆海峽兩岸民間譜牒文化交流大會系列活動。(記者 顏雅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