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龍岩:強化“大黨建”思維 推動“四鏈”深度融合
2025-04-01 10:11:52來源:福建日報編輯:鄭艷靈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開春以來,圍繞“四鏈”深度融合,龍岩屢出成效——強化“大黨建”思維,推動“四鏈”深度融合

  從“面”上看,日前,《龍岩市抓産業鏈黨建促新質生産力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出臺,對照“四鏈”融合要求,組織引導幹部人才往産業鏈上走、資源資金往産業鏈上投、政策往産業鏈傾斜,推動傳統産業高端化升級。

  從“線”上看,當前,龍岩市已初步形成以有色金屬、機械裝備為主導,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為支撐的“2+4”工業産業體系。

  從“點”上看,福建省內唯一規模化電子磷銅球生産線落地龍岩上杭。3月27日,在福建瑞龍銅業科技有限公司年産2.5萬噸電子磷銅球項目生産車間內,冷鐓機聲響轟鳴,電子磷銅球源源不斷生産出來。這填補了區域産業鏈關鍵環節的空白。

  “閩西故事”何以出彩?不得不提到福建開春首個現場會。

  “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産力發展,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把縣域重點産業鏈蓬勃發展的勢頭延續下去。”新春伊始,全省縣域重點産業鏈“四鏈”融合現場會召開,福建吹響“四鏈”深度融合“衝鋒號”。

  以此為契機,龍岩認真落實全省縣域重點産業鏈“四鏈”融合部署要求,強化“大黨建”思維,聚力系統謀劃,推動串珠成鏈,紮實作為、奮躍而上。

  具體怎麼做?

  重點推行5項機制、破解5個問題:在組織領導方面,推行縣級黨委一線指揮,破解工作力量不聚焦、發展資源分散問題;在政績觀方面,推行産業鏈發展考核,破解抓産業項目動力不足、韌勁不足問題;在利益分配方面,推行項目飛地模式,既破解發展空間受限、鎮村財力不足,又培養一支懂産業懂經濟的鄉鎮幹部隊伍;在力量調配方面,推行幹部專才專用,破解幹部不敢為、不善為的本領恐慌;在“才聚龍岩”方面,推行創業合夥人制度,破解山區人才引進、成果轉化難問題。

  其間,有兩個例子值得關注。

  一個是武平縣。2019年,武平縣敏銳捕捉到顯示産業風口,以及毗鄰的粵港澳大灣區“新顯産業在升級、中小微企業在外移”的機遇,確定新型顯示為首位産業,短短五六年時間,新型顯示企業達123家、建成百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全産業鏈營業收入破百億元,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上中下游産業鏈。

  另一個是上杭縣。由金銅傳統産業向鋰氟新材料、無人智駕産業鏈延伸發展,在做強做大做優全市唯一千億級産業集群、全省五大産業集群之一的金銅産業基礎上,2017年從零開始超前培育鋰電池、半導體等戰略性新興産業,2024年前瞻佈局無人智駕未來産業,引入全球無人駕駛領軍企業易控智駕總部落戶。

  武平縣的新顯産業發展之路是可學可複製的,概括起來,就是團結“一群人”、凝聚“一條心”、奮力“一起拼”;上杭縣堅持“大黨建”做法,就是“兩帶聯結”——緊抓組織紐帶和産業鏈紐帶,破解黨建和業務兩張皮,“四鏈”融合——緊抓人才鏈驅動創新鏈、融合資金鏈、延伸産業鏈,促進金銅傳統産業向戰略性新興産業延伸,“兩化保障”——幹部專業化、服務精準化,確保黨委政府與企業同頻共振。

  根據《龍岩市抓産業鏈黨建促新質生産力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全市“2+4”工業産業産值突破4000億元,其中機械裝備、新材料産業産值突破1000億元,與現有千億有色金屬産業共同打造成立足福建、輻射閩粵贛、面向全國的3個千億級先進製造業集群;累計打造3個以上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形成7個以上産值超百億元産業鏈集群。

  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抓産業鏈黨建是推動黨建工作與産業發展深度融合的“金鑰匙”,福建在推動“四鏈”深度融合中,將繼續深挖“黨建+”模式的組織功能,增強幹事創業活力,把黨員幹部的鬥爭精神和優良作風轉化為破解發展難題、推動新型工業化的新動能,走出一條黨建強、産業興的發展新路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