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會近日發佈公告稱,《福州市濕地保護辦法》已于2025年2月27日經福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于2025年3月25日經福建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批准,現予公佈,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據悉,該法規實施後,《福州市濕地保護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2017年元旦,我市頒布實施《福州市濕地保護管理辦法》,這是全省各設區市率先頒布實施的濕地保護地方性法規,取得了“退養還濕”等實際成效,對推動本市濕地保護工作發揮了引領推動作用,為福州創建國際濕地城市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但近年來,濕地保護的新情況新挑戰不斷涌現,為更好地維護生態平衡,落實濕地保護責任,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進一步銜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福建省濕地保護條例》,有必要對管理辦法進行修改完善。
去年,市人大常委會將修訂濕地保護法規納入當年立法計劃並成立立法專班,組織開展修訂工作。“修訂以加強濕地保護、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及生物多樣性、保障生態安全為目標,以解決濕地保護工作實踐中遇到的突出問題為導向進行修訂完善。”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説。立法過程中創新打出“立法+監督”組合拳,安排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於濕地保護與管理工作情況的報告,貫徹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召開13場論證會,還通過本報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法規共46條,包括總則,濕地資源管理,濕地保護、修復與利用,法律責任,附則,主要內容涉及健全管理體制、強化制度保障、細化保護舉措、突出榕馬特色、強化剛性約束等。值得一提的是,實施分類保護、加強榕馬合作、發揮各方作用等我市濕地保護實踐中的好做法被吸納其中,使法規更具福州特色和可操作性。(記者 李白蕾 藍瑜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