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隨著福建製造海外影響力日益增強,企業遭遇的海外知識産權糾紛也日益增多。為此,我省積極引導企業運用國際規則進行海外知識産權佈局,有效提升企業應對糾紛的能力 閩企出海 知産護航
冰面上奔跑、油麵上行走,在晉江鑫銘鞋材科技有限公司的止滑體驗現場,觀眾的驚嘆聲此起彼伏——這是4月19日,第二十六屆中國(晉江)國際鞋業暨第九屆國際體育産業博覽會上引人矚目的一幕。
活動現場,鑫銘鞋材正式發佈全地形防滑鞋底第三代産品,鞋材料裏藏著的科技與“狠活”,引得海內外客商讚不絕口。據介紹,目前,鑫銘鞋材的專利技術已在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地進行佈局,為産品和技術出海築牢保障。
隨著福建製造海外影響力日益增強,企業遭遇的海外知識産權糾紛也日益增多。為此,我省強化海外知識産權糾紛預警監測,積極引導企業運用國際規則進行海外知識産權佈局,有效提升企業應對糾紛的能力,助力更多的福建製造“揚帆出海”。
“專利突圍”保訂單
“一雙鞋就可以滿足不同地形的步行需求。”鑫銘鞋材總經理林飛銘“揭秘”,鞋底場景適配性高源於鑲嵌其中的防滑釘,該專利技術讓鞋底可以根據接觸面的軟硬度進行自適應調整,既能在冰面上如履平地,也能在木地板上無痕行走。
“每一代新産品出來,我們都是先申請專利再做新品發佈,在國外也同時進行專利佈局。”林飛銘向記者介紹。
曾經,鑫銘鞋材爆款産品在歐洲被指控“侵權”。晉江市知識産權快速維權中心積極為企業提供海外知識産權糾紛應對指導,不僅幫鑫銘鞋材保住了訂單,還讓企業學會了“專利突圍”的硬本領。
“我們的産品競爭力強,擠佔了國外本土品牌市場,對方企業發律師函給我們的客戶進行騷擾。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帶上專利出海,到德國、美國、日本等地參展,現場展示自己的技術和實力,打消客戶疑慮。”林飛銘説。
為增強企業海外專利風險防範意識,泉州市知識産權保護中心針對産業海外專利技術佈局、主要預警地域的專利佈局情況、海外重點競爭對手專利情況等,從技術方向、專利佈局地域、專利佈局時間等多角度,向企業提出專利侵權風險預警。
在專利的加持下,專研防滑技術的鑫銘鞋材打造了自己的鞋底品牌,成為國內知名的集自主研發、模具配套生産于一體的專業鞋底製造型企業。“客戶使用鑫銘鞋材的鞋底,必須保留印在鞋底的‘HIMI TAHR’品牌標誌。”林飛銘自豪地表示。這樣的“硬氣”來自企業自主研發的技術支撐,也是進一步打造自主知識産權鞋底品牌的戰略步驟。
提前佈局防“碰瓷”
“國內品牌商標在海外被搶注案件時有發生。”福建省知識産權保護中心主任陳曉説,“從海外商標被搶注的情形來説,主要包括海外經銷商搶注、‘職業’批量搶注、華人群體搶注等。”
據今年第一季度統計,福建省企業在海外的知識産權訴訟案件共81起,其中專利訴訟案件數量為10起,商標訴訟案件數量為68起,商標訴訟案件中批發和零售行業佔56起,同時屬於專利和商標訴訟案件數量為3起。商標訴訟案件佔案件總量的84%。
不久前,鴻星爾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在尼泊爾遭遇當地企業惡意搶注商標,並收到當地客戶存在假冒偽劣産品的反饋。“福建分中心為我們提出了異議在先、無效在後,維權為主、和解為輔的救濟方案,幫助企業降低維權成本,並提出了商標分級管理及商標設計動態更迭的預防措施。”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
去年7月,省保護中心接收到預警信息,原告在美國提起商標侵權訴訟,中心第一時間與轄區7家涉案企業進行聯繫。泉州某公司在阿裏國際等多個電商平台中銷售的産品連結標題中引用了涉案商標産品,在被起訴後11條商品連結遭遇凍結。“在中心建議下,我們對接代理機構與原告進行和解。專家介紹了跨境電商平臺的常見侵權行為、一般應訴流程,增強了企業商標、版權意識。”該公司負責人説。
“部分經銷商發現中國産品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企圖從中獲取更多利益,於是搶注中國企業的商標,增加與中國企業議價和談判的籌碼。因此,應主動進行海外商標註冊佈局,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防止商標在海外被搶注。”陳曉説。
築牢風險“防火牆”
4月24日,題為“利用WIPO全球IP服務體系實現跨境知識産權保護”的專題講座在省知識産權保護中心舉行。
“當前,中國企業需要的是學會在海外市場運用知識産權策略,快速進行知識産權申請與保護,實行海外佈局。”聯合國世界知識産權組織(WIPO)中國辦事處高級顧問、海牙體系專家呂國良談道,“專利、商標等具有地域性特徵,本國享有的知識産權無法確保在銷售國擁有。這種産品的跨國界流動和知識産權保護的地域性特徵之間的矛盾,是很多企業海外知識産權糾紛産生的根本原因。”
“原來在海外獲得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有這麼方便的渠道!”4月15日,在晉江舉行的“晉品出海”系列活動現場,多位企業代表參加“賦能産業創新 深化海外保護”培訓後不住感嘆。
據介紹,使用馬德里商標國際註冊體系,出口的鞋可以同時指定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商標註冊保護,免去逐一國家註冊,費時費力找翻譯和國外代理機構的麻煩。“使用國際規則,可避免逐國開展專利佈局的重復支出,幫助企業在多個國家快速佈局,長期進行品牌管理。”一位服裝企業代表表示。
2024年,國家級海外知識産權糾紛應對指導泉州分中心、寧德分中心相繼落成,與2023年設立的福建分中心形成“三足鼎立”格局。目前,廈門市知識産權保護中心和晉江市知識産權快速維權中心正在申報建設第五批國家知識産權糾紛應對指導地方分中心。同時,我省還依託印尼、馬來西亞等海外聯繫點,為閩企出海搭建起直通海外的維權“高速路”。
截至目前,省知識産權保護中心已指導企業申請註冊馬德里國際註冊商標3977件,居全國第六位。一年來,開展13期海外知識産權專題培訓,覆蓋全省800余家創新主體;建立海外糾紛預警信息快速響應機制,累計推送132批次風險提示,惠及近500家外貿企業;建立覆蓋重點行業的海外知識産權風險監測網絡,通過案例庫、培訓會等方式幫助企業提升應對能力,讓企業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防禦”。(記者 林智嵐)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