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漳州東山:鮑魚種苗的長紅之道
2025-05-12 10:12:21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全國每十粒鮑魚苗中有六粒來自東山 東山鮑魚種苗的長紅之道

  眼下,東山1600多家鮑魚養殖場迎來出苗的豐收季。

  在東山縣陳城鎮旺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忙著起苗。翡翠色指甲蓋大小的鮑魚苗附滿了育苗磚,工人手持特製刀具將附著在育苗磚上的鮑魚苗剝離。廠門口,貨車早早在此排隊等候,準備第一時間將鮑魚苗運往連江。

  東山縣是全國最大的鮑魚育苗基地和重要的鮑魚養殖基地,被譽為“中國鮑魚種苗之鄉”,2024年,全縣共有陸上鮑魚苗養殖場1600多家,鮑魚苗年産量60億粒、産值超15億元,供應著全國約60%的鮑魚苗。

  “每年這個季節,我都來東山拿苗。今年鮑魚苗品質很好,這次一口氣拿了180萬元的貨。”來自連江的養殖戶黃心峰已經是連續15年來東山購買鮑魚苗,他表示,連江80%的鮑魚苗都來自東山。因為品質上乘,即使貴一點,大家還是願意組團前來購買。

  鮑魚苗暢銷,得益於東山獨特的水質條件。東山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0.8攝氏度,海水水溫月平均變動範圍為12.8至26.3攝氏度,海水的鹽度常年保持在29.92‰至33.49‰之間,水質清澈且富含營養鹽,為鮑魚苗提供天然優質的生長環境。

  此外,東山培育鮑魚苗起步早,基礎紮實。早在20世紀70年代,東山成功培育的鮑魚苗創中國先例,90年代以後先後引進九孔鮑、黑鮑、皺紋盤鮑、西氏鮑、綠盤鮑等品種,推動全縣鮑魚養殖快速發展。經過20多年的摸爬滾打,東山養殖戶經驗豐富。“在東山,養殖戶積累了豐富的養殖經驗,已經形成一整套標準化的養殖流程,養殖技術在國內處於領先水準。”陳城鎮鮑魚行業協會秘書長黃黎聰介紹道。

  種質優良是鮑魚核心的競爭力。“只有父母的基因好,才可能培育出優質的寶寶。”旺晟生物負責人黃華聰打趣道,為了照顧好這些“準爸媽”,他下了血本,今年又投入200多萬元用於購買優質種苗和提升設備。

  在養殖場的“月子中心”,1000多公斤的母鮑皺紋盤鮑和公鮑美國綠鮑正享受著精細化的照顧。清澈的海水24小時不間斷循環,智慧溫控系統將水溫精準維持在21至25攝氏度之間,技術人員定時定量投喂新鮮的龍須菜,並通過手機實時觀測“月子中心”供水供氧等情況。

  黃華聰介紹,再過5個月,這些“準爸媽”就可以繁育了,屆時能繁育出3000萬粒優質鮑魚苗。

  在起苗方面,東山的起苗工人在業界是出了名的眼疾手快。黃黎聰説,這些挑苗工一分鐘能挑近百粒,她們不僅手速快,規格還挑得準,損耗率特別低。而這樣的工人在東山就有3000多人,一到旺季經常還缺工。“東山的起苗工人很靠譜,損耗率可以控制到2%,規格挑得準,還講信用。這也是我們寧願貴點也願意買東山鮑魚苗的原因之一。”購買商黃心峰説。

  近年來,東山縣充分依託海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著力構建現代海洋産業體系。“我們要推動種苗做優、品類做強、市場做大,進一步壯大鮑魚産業集群效應、激發全鏈條發展動能,讓鮑魚行業在生態化、集約化的道路上走在前頭、走得更遠。”針對鮑魚行業的轉型升級,東山縣委書記何靄説。

  2024年11月底,由縣屬國企海洋發展集團投建的南方海洋生物種業發展研究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估算總投資2.84億元,主要建設閩臺水産技術交流中心、對臺苗種試驗區,重點研究魚蝦貝藻類育苗育種,配套建設科研試驗樓、智慧漁業系統等設施。目前,該項目已成為省級重點項目,並作為東山縣申報設立台灣農民創業園的重要支撐項目。

  “推廣鮑魚立體式養殖,讓鮑魚上樓,是我們接下來要重點實施的一個子項目。目前,我們已經跟全國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産學會等多家院所合作,將科研成果放到本項目進行繁育和推廣,讓科技賦能鮑魚養殖行業轉型升級。”東山海洋發展集團副總經理林超群介紹道。(報業集團記者 李妙珠 通訊員 歐東茵)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