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永安市貢川鎮加快推動一二三産融合發展 千年古鎮的“煥新”密碼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沙溪河畔的薄霧,永安市貢川鎮集鳳村村民老劉已經穿梭在自家的竹林雞舍間。老劉家中流轉的30畝竹林,飼養著300多只“永安貢雞”。白天,他在石墨和石墨烯産業園上班,業餘時間,他則是古鎮咖啡館的“明星店長”。
“工資、咖啡館收入,再加上在電商平臺賣‘永安貢雞’等土特産,去年全家收入翻著跟頭漲。”老劉的臉上滿是笑意。
鄉村振興,産業是關鍵。作為有著千年曆史的文化名鎮,近年來,貢川鎮緊緊圍繞“‘貢’品農業強鎮、石墨特色小鎮、文旅休閒名鎮”目標定位,加快推動一二三産融合發展,讓越來越多像老劉這樣的村民過上紅紅火火的日子。
走進龍大村千畝臍橙基地,連綿起伏的果園瀰漫著陣陣清香,綠意盎然的枝葉間已經開始挂果。
此前,因土質、光照等條件不適合種植農作物,這幾塊山地長期閒置。為盤活這片山地,貢川鎮轉型打造千畝臍橙基地,産出的富硒紅橙皮薄肉嫩、水分充足,含糖高、耐儲存,深受消費者青睞,帶動20余戶農戶增加土地租金收入。除了紅橙,貢川鎮還大力發展沃柑、高山反季節蔬菜、食用菌等特色農産品,持續打響生態農業品牌。
“多虧鎮黨委領辦村集體經濟增收項目,讓我們村又有了新的發展機會。”龍大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羅治林説,去年底,貢川鎮黨委探索創新“村合作社+鎮屬國企+專業團隊+農戶”四方共建模式,流轉土地300畝,由龍大村黨支部牽頭成立合作社,實施高標準農田、糧食産能區等項目建設。
“鎮裏對接引入第三方專業團隊,實施‘優質稻—煙葉’輪作,預計可以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25萬元。”羅治林説。
做強一産,做優二産。走進福建中塑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生物降解地膜、全生物降解包裝袋等産品讓人眼前一亮。“地膜3個月後就會在地裏自動分解,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既環保又節水、保溫、保濕。”福建中塑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負責人李春水介紹。
目前,中塑祥生物的訂單已經排至年底,産品銷往雲南、寧夏等國內13個省份,出口加拿大、越南等國外市場,全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1.2億元。
落地一個項目,帶動一方發展。永安市中軍鋼構年産2萬噸鋼結構項目加快推進;龍燕年産2000噸魔芋製品生産項目建設提速;華電3.615兆瓦分佈式光伏發電落地……隨著一批新項目落地、投産,貢川鎮的發展動能更加澎湃。
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近年來,貢川鎮還積極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激發古鎮活力。
初夏時節,貢川古鎮的會清橋上游人如織,貢喜咖啡館內人頭攢動。“大家喜歡點上一杯咖啡,在愉悅的氛圍中聊天、拍照,欣賞沙溪河的美景。”貢川鎮貢喜咖啡館負責人説。
今年踏青時節,貢喜咖啡館接待了永安及周邊城市的團建活動超100批次,總營業額突破11萬元。
人氣就是財氣。會清橋旁,大儒幽居民宿負責人鄧永建正忙著佈置新客房。
“我看中了家鄉的發展優勢和政府的支持政策,便翻新了自己家的老宅來發展民宿。”鄧永建説,如今,光接待遊客和周邊企業的團建活動,便讓自家的12間客房供不應求。
打造貢生齋、沿途生活館等特色文化空間;上新“古鎮探秘”“古鎮婚禮”等特色文旅項目……為推動文旅“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貢川鎮持續延伸“文旅+”産業鏈。據悉,今年,貢川鎮還將利用栟櫚山、沙溪的生態優勢,加快古鎮文化、竹林生態和水上資源三大資源融合發展,打造新的旅遊打卡點。(見習記者 莊紫怡 通訊員 魏興谷 曾遠荻)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