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計劃于5月20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交易。按每股最高發行價263港元計算,此次H股IPO募資規模預計超307億港元,或將成為近年來港股市場規模最大的IPO項目之一。
這場資本盛宴不僅標誌著寧德時代全球化戰略的關鍵突破,更折射出福建寧德以政策創新為保障、以龍頭企業為引擎、以産業鏈集群為支撐的産業高品質發展新範式。
政府賦能
構建全鏈條政策生態
近年來,寧德市圍繞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主導産業,構建起“政策工具箱+産業地圖+專班服務”的立體化營商體系。
寧德市實行“一個産業一個工作專班、一個發展規劃、一套招商政策、一批重點跟蹤項目”機制,設立四大主導産業工作專班,常態化服務重點企業重大項目。主導産業按照“一業一策”原則,落實迭代更新鋰電新能源“7條”、新能源汽車“6條”等政策措施,在設備、品牌、人才、創新等方面給予集成化支持。
主導産業專班與龍頭企業聯合製訂招商項目清單,編制産業招商地圖,開展産業鏈招商行動,點對點上門招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兩大龍頭企業可實現80%的配套就近採購。
寧德還首創開發“産業地圖”APP,可視化呈現産業佈局導向、園區規劃、土地資源等要素,實現産業全域佈局、山海聯動發展。
在全力打造産業地標“寧德高度”的同時,項目建設的“寧德速度”也頻頻刷新。寧德時代迄今全球佈局的最大單體項目——福鼎時代,僅66天就完成8000多畝徵地,實現當年談判、當年簽約、當年投産。上汽寧德基地項目建設工期從3年縮至17個月。
龍頭引領
技術創新與全球化雙輪驅動
全球每3輛電動車有一輛用寧德時代電池,每個電芯生産耗時僅需1.7秒,缺陷率率先實現十億分之一……作為全球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領域“雙冠王”,寧德時代的核心競爭力源於技術創新與全球化佈局的深度融合。
2024年,寧德時代研發投入達186億元,在全球擁有六大研發中心,研發人員超過20000人。依託強大的研發實力,寧德時代不斷推出具有創新性和差異化的産品。麒麟電池、神行電池等産品在快充、長續航等關鍵性能指標上實現突破,有效解決了新能源汽車用戶“里程焦慮”問題。截至2024年底,寧德時代擁有及正在申請的國內外專利合計43354項。
2025年4月21日,寧德時代首個超級科技日重磅發佈了三款動力電池産品:鈉新乘用車動力電池、驍遙雙核電池、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同時還發佈一款蓄電池産品——鈉新24V重卡啟駐一體蓄電池,以顛覆式創新突破技術邊界,開啟新能源行業的多核時代。
2025年5月18日,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新一代重卡換電生態發佈活動”在山西大同舉行。在此次活動中,寧德時代正式發佈75#標準化換電塊及全場景底盤換電解決方案,並宣佈將在2030年建成覆蓋全國80%幹線運力的“八橫十縱”換電綠網目標,推動重卡電動化三年內跨越50%市場滲透率目標。
在創新驅動的同時,寧德時代積極佈局海外市場,並將其作為持續“開源”的重點。寧德時代方面表示,此次港股募資所得的90%將用於匈牙利項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設。據了解,匈牙利項目位於匈牙利德布勒森市,第一期及第二期的土地産權面積共計105萬平方米,規劃産能分別為34GWh和38GWh。該項目可用於生産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可供應歐洲車企等海外客戶。
短短10餘年,寧德時代在國內擁有11座生産基地,在海外擁有包括德國圖林根工廠、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廠兩大海外生産基地;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市場佔有率,連續8年、4年位居全球第一,將“寧德製造”深深鐫刻在世界版圖上。
集群發展
構建全鏈條産業生態
以寧德時代為核心的鋰電新能源産業是寧德新興産業崛起的縮影。近年來,寧德市堅定不移抱好“金娃娃”,堅持“一個龍頭企業打造一個産業集群”,先後引進寧德時代、青拓、上汽、中銅等一批“金娃娃”項目,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效應,落地200多家産業鏈上下游的頭部企業,培育形成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銹鋼新材料、銅材料等四大主導産業集群。
寧德堅持走“産業引領、山海聯動”的發展路子,推動主導産業鏈貫通山海、覆蓋全域,促進山海共發展、全市共跨越。
一方面,推動“龍頭”在沿海壯大,有意識引導龍頭企業重大項目從南到北延伸佈局,推動蕉城時代、福安青拓系列、霞浦時代一汽、福鼎時代等百億乃至千億級項目環灣佈局建設,構築起以三都澳為核心的沿海藍色經濟走廊。
另一方面,推動“鏈條”在山區延展,探索山海資源聯享、項目聯引、産業聯育機制,通過打通交通主幹道、建設産業“小微園”,推動高端産業鏈項目向山區多點輻射。特別是圍繞打造一縣一鏈、一縣多鏈,推動古田杉杉科技、屏南時代、周寧青山鋼管、壽寧綠色鋯鎂新材料等一批百億級的産業園區和項目落地建設,奏響了山海協作、融合發展的“經濟大合唱”。(記者 張文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