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船政文化遺産的傳承與保護”學術交流活動在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嚴復講堂舉行。船政文化研究領域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船政文化遺産的核心價值、保護思路、創新傳承路徑,以及“中國船政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等議題展開深度對話。
回溯船政文化史跡申遺歷程
“船政傳承人的誓言,訴説著中華民族向海圖強、自強不息的偉大歷史。這份歷史的光華,正在我們手中延續。”福州市文物局副局長何曉斌在開場致辭時表示,船政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烽火臺,“一座輪機車間半部自強史”,馬尾誕生了中國第一艘鋼甲艦、第一台船用蒸汽機,更鍛造了“愛國、科學、創新、圖強”的精神豐碑。保護船政遺産就是守護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當前,福州市正以“大遺址、大景觀、大文脈”理念整合船政文化城,讓工業遺跡與現代城市共生共榮。
福建船政史跡申遺技術團隊代表李欣宇現場回溯了船政文化史跡申遺歷程。2005年,福州船政文化管理委員會成立;2011年至2012年,福建以“福建船政建築群”為名稱,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2024年12月,中國船政文化史跡以“中國近代工業化遺産(福州船政文化史跡)”為名稱,成功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
活動現場
李欣宇表示,船政史跡申遺具有三方面意義:“一填空白”——填補世界遺産在中國近代工業、科技、教育、軍事史上的缺環;“二證精神”——彰顯中華民族在時代挑戰中掌握命運的自強之路;“三啟文明”——展現時代背景下技術互通互惠的和平交流範式。
近年來,福州以“保護第一、傳承優先”理念推進船政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投入超40億元修繕輪機車間、船政衙門等工業遺存,更以科技賦能打造《最憶船政》沉浸式演藝,讓百年船政“可觸可感”。
從歷史考據到未來革新,此次交流活動中,與會嘉賓圍繞“為什麼是法國——法國海軍日意格受聘福州船政源流考”“水下考古區域調查方法概述”“江南造船的自我革命”“金融賦能點亮船政文化傳承之光”等主題,深化對船政文化遺産價值的理解,探討其保護與利用的可行之道。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誕生於近代化浪潮中的船政,是中國近代工業、科技、軍事、教育以及海權意識的搖籃,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對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傳承的核心在於讓船政精神“活”起來,融入當代生活。(文/圖 吳雯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