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鼎:多樣普法 讓法治教育“遍地開花”
“同學們看過來,這種彩色的‘跳跳糖’可能是毒品偽裝哦!”夏日清晨,福鼎市佳陽民族學校的操場上,各式禁毒宣傳展板前圍滿了好奇的臉龐,身著紅馬甲的“五老”志願者正細緻地為學生們講解禁毒知識。
這生動一幕正是福鼎市關工委推進“法治教育進校園”的系列活動之一。今年以來,福鼎市關工委“五老”關愛團帶著28塊普法展板共走進全市20多所學校,將“拒絕毒品”“反校園欺淩”“未成年人保護法”三大板塊排列成“法治長廊”,並同步分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宣傳手冊超5000份,惠及師生超6000人次。
“我們從早晨8時開始佈置,下午4時收展,主要吸引課間休息的學生駐足,再通過我們的講解,讓嚴肅的法律條文變成聽得懂、記得住的‘安全小貼士’,孩子們的接受度也更高一些。”福鼎市關工委副主任朱冰淩説。
展板巡展的背後,是福鼎市關工委構建的“普法教育+幫扶矯正+社會協同”三維工作體系。
據悉,“五老”關愛團最初的幫扶工作主要針對貧困學生、失足青少年等群體,幫扶覆蓋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來,在朱冰淩與“五老”關愛團秘書長耿鼎生的積極探索下,福鼎市關工委持續開展法治教育進校園、法治教育進監所、法治教育進社區等“三進”活動,將法治課堂延伸至更廣闊的場域。
“2017年,我們在職業中專啟動‘關愛女孩在行動’,反響非常好,至今已向全市28所中學延伸各類普法講座,為青春期女生普及生理健康知識,為青少年培養‘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好習慣。”耿鼎生介紹。
與此同時,在福鼎市看守所,“五老”播音講座覆蓋300余名在押人員,通過以案釋教,幫助在押人員重塑法治觀念;與司法局聯合開展“五老”人員參與社區服刑、社區戒毒(康復)青少年的矯正試點工作,並對全市17個鄉鎮(街道)實施劃片分區指導,定期開展法治教育講座,受教育社區矯正對象近200人次……
從“一幫一”到“多幫一”,再到全域普法,福鼎市關工委“五老”關愛團持續用銀發力量為社會築起一道道堅實的法治防護墻。“我們不求百分百覆蓋,但求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在大家心中種下一顆法治的種子。”朱冰淩説。
聚力未來,福鼎市關工委“五老”關愛團成員們表示,將構建“校園+家庭+社會”立體化預防體系,開發互動式、情景式普法課程,開設家長課堂,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凈化、未成年人用工合規檢查等專項行動,同時加強對特殊群體未成年人的權益保障,編織出一張覆蓋全域、溫暖有力的未成年人保護網絡。(記者 朱靈垣 通訊員 王婷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