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南平延平以閩江復航為契機 奏響“航運+文旅”新樂章
2025-07-07 09:39:01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南平市延平區以閩江復航為契機,打造閩江水上及沿線精品文旅項目 奏響“航運+文旅”新樂章

  南平市延平區位於閩江上游建溪、沙溪、富屯溪匯合處,是閩江幹流的源頭,也是我省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但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閩江航運進入衰退階段,延平的水上樞紐地位也趨於弱化。2022年12月,南平港開港,“黃金水道”就此復蘇。

  迎來新生的不只有閩江航運。在交旅融合縱深推進的大背景下,延平立足區位優勢,搶抓閩江復航機遇,以“閩江碼頭、沿岸鄉鎮、特色島嶼、主題遊船”為重點內容,打造閩江水上及沿線精品文旅項目,推動“航運+文旅”有機融合。

  遊船串聯綠水青山

  烈日炎炎的夏天,在延平閩江畔,卻能感受到一絲徐徐的涼風。在樟湖鎮白鴿島,一群遊客參觀完萬壽塔、體驗露營後,登上“閩江紅色地下航線”遊船,準備前往下一站——爐下鎮斜溪村。

  遊客體驗的是大武夷閩江水上環帶遊項目。這是一條水陸結合的觀光之旅,將延平兩大熱門旅遊地白鴿島和斜溪村串聯,其間,遊客還能在遊船上欣賞沿途閩江兩岸的美景。

  遊船緩緩啟航,穿行于綠水青山間。船艙內融入了茶洋窯、延平貢茶、鄭成功文化等元素,還有工作人員身著漢服進行茶藝表演。恰逢“七一”,工作人員還給遊客講述了閩江地下航線的故事。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航行,遊船停靠在斜溪村洲頭碼頭。閩江東流至此,江面始見開闊。這裡水天一色,江岸邊民居錯落有致。

  “目前,項目還在起步階段,主要在週末接待散客;工作日則提供30人以上的包船定制服務。我們還計劃與延平高校合作,在遊船上引入在校大學生才藝表演節目和創意手工等活動,進一步豐富遊船觀光業態。”延平區文體旅局工作人員黃秀琴介紹。

  去年,延平聯合閩江中下游的古田、尤溪、閩清、閩侯和臺江五地,成立了大武夷閩江水上環帶旅遊聯盟,持續加強協作聯動,共同推動閩江及其沿岸文旅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

  “我們將充分發揮該旅遊聯盟的作用,將旅遊線路延伸輻射至閩江中下游區域,進一步提升遊客的觀光體驗感。”延平區文體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延平正籌備“延平—古田”線路,將下游古田縣黃田鎮金翼村林耀華故居、“油畫之村”雙坑村等景點一併串聯。

  老碼頭迎來新升級

  延福門碼頭坐落于延平區中心的江濱中路,處於西溪和建溪交匯處,水位四季平穩,是延平的地標之一。當前,這位當地人熟悉的“老朋友”正在進行施工改造,等待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延福門碼頭于1993年建成,投入使用已超30年。去年底,延福門碼頭改造提升工程啟動,項目將拆除水泥躉船浮碼頭,在原址新建1個客船泊位和2個工作船泊位,並配套水、電等設施。目前,已完成主體部分兩座引橋墩臺砼的澆築施工,預計今年9月底完成竣工驗收。

  煥新後,除了繼續服務交通運輸事業,延福門碼頭還將以更加完善的功能、更強的承載能力,迎接客流,成為集旅遊客運、水上體育賽事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碼頭。

  “下一步,我們將重啟‘夜遊延平湖’項目,延福門碼頭是航線起點。遊船從這裡出發,經過閩江大橋、劍州大橋、九峰索橋、‘雙劍化龍’等地標,遊客可飽覽閩江畔的璀璨夜景。這一路山水相依,疊加工業遺存,景觀更加與眾不同。”黃秀琴説。

  與此同時,碼頭上方的延福門公園改造也在同步推進。“改造後的延福門碼頭及配套公園,將共同發揮‘城市會客廳’的功能。這裡還是電視劇《看不見影子的少年》取景地,通過影視作品的‘引流’,屆時會吸引更多遊客前來打卡。”黃秀琴告訴記者。

  古渡口變身打卡點

  延平在唐宋時代已是“舟車輻輳、物阜人彩、省門以北、無以為比”的內陸港埠,那時,貨物從閩江順流而下,運至沿海地區。

  古時航運的興盛,帶動了閩江延平段沿線集鎮的發展,形成了眾多古渡口。隨著閩江復航以及鄉村渡運的興起,延平的古渡口也重獲新生,同時帶動了周圍人文自然景觀的提升。

  在斜溪村洲頭碼頭,一棵千年古榕遮天蔽日,綠影婆娑。“這裡是一個古渡口。近年來,我們依託閩江江岸線、‘冬日紅傘’落羽杉以及千年古榕等生態景觀優勢,對該古渡口及周邊進行改造提升,修建了木棧道、觀景平臺,並結合遊艇業態,大力發展鄉村休閒遊項目。”斜溪社區村黨支部書記陳秀慶説,觀光旅遊還帶動了村里民宿的發展、果蔬生態採摘收入的增加。

  “我們引入民營企業等社會資本力量,盤活村裏文化中心樓、糧食倉庫、廠房等閒置資源,建成茶洋窯陶瓷文化館和生態餐廳等文旅項目,讓生態休閒和文化體驗相得益彰。”陳秀慶説,隨著大武夷閩江水上環帶遊的開通,斜溪村洲頭景區的人氣進一步攀升。

  在王臺鎮際洲村古渡碼頭,大批遊客在“際洲古渡”龍門架前打卡拍照。“去年以來,我們對際洲古渡碼頭進行改造提升,建設了臨江竹下步道、生態停車場及擋墻等設施。”王臺鎮黨委書記劉轉博説。

  與斜溪村洲頭碼頭和際洲古渡碼頭不同的是,太平鎮依託周邊小公園,將太平渡口建設成海事文化主題公園,並於今年初正式對外開放。公園內建有候船亭以及展示紅船精神、航運歷史的宣傳展板,是休憩兼具宣傳功能的場所。(記者 許可欣 通訊員 衛金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