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激活創新基因 護航産業升級 專利預審助力泉州紡織行業跑出“加速度”
佶龍機械生産車間
鑫銘鞋材研發中心
海峽科創研發實驗室
在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重要指示的征程中,泉州以澎湃的創新動能與堅實的實踐步伐,充分發揮“全省首個同時擁有國家級知識産權保護中心+快速維權中心的城市”的基礎優勢,緊扣産業轉型升級脈搏,讓專利預審服務成為企業創新的“加速器”,助力企業實現“技術突圍—專利護航—市場佔領”的良性循環,為構建全國産業創新高地注入強勁動力。我市紡織行業通過創新實踐,建設專利預審快速通道點燃了科技成果轉化的“引擎”。
防滑技術“攀登者”的全球專利佈局戰
“戶外運動安全的核心在於足下毫釐之間。”晉江鑫銘鞋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飛銘的這句話,道破了鞋底防滑技術的重要性。
面對傳統防滑裝備場景適應性差、功能模組固化的行業痛點,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憑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強大的研發能力,2年內完成三代鞋底防滑技術迭代:從第一代可翻轉鋼爪裝置的模組化設計,到第二代360度旋轉抓地系統的場景適配突破,最終在第三代實現自適應伸縮鋼釘技術的革命性創新,使鞋底在乾燥、濕滑、冰雪等6種複雜路況下的防滑性能提升超60%。這種“一鞋走天下”的設計,不僅解決了戶外愛好者頻繁換鞋的痛點,更突破了戶外安全裝備領域地形自適應技術的國際壁壘。
在這場技術攻堅中,泉州市知識産權保護中心(以下簡稱“泉州保護中心”)扮演了“加速引擎”的關鍵角色:通過“預審員+發明人+代理人”三方會診機制,對企業的7件核心專利進行“靶向優化”,最終實現100%授權率,授權週期縮短90%。更關鍵的是,指導企業以國內授權專利為跳板,在海外提出PPH(專利審查高速路)請求,推動其在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地完成專利佈局,為産品和技術出海築牢保障。憑藉這些“專利護甲”,該企業快速佔領市場,相關産品累計實現銷售收入超過5000萬元,其自主研發的防滑鞋底成為國際知名品牌指定供應商,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從實驗室到全球市場,專利預審服務如同“創新高鐵”,讓中國企業得以用國際規則守護自主技術,在攀登産業高地的路上每一步都踏得堅實。鑫銘鞋材的案例生動展現了傳統製造企業通過專利佈局實現技術增值的發展路徑,其“場景驅動創新”的研發理念為戶外防護裝備行業樹立轉型範本,並將持續引領全球功能性鞋底技術革新浪潮。
印花機“獨門秘技”背後的專利轉化密碼
在紡織印染行業,“間歇式運動”導致的印花斷續問題困擾企業多年。福建佶龍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團隊從傳動軸同步性中找到了突破口:通過雙電機協同驅動與同步帶輪創新設計,讓圓網印花單元在導帶靜止時仍能持續平移,破解了行業“卡脖子”難題。這種看似簡單的機械創新,背後卻是佶龍團隊20多年專注紡織印染設備製造的技術沉澱。
泉州保護中心敏銳捕捉到這項技術的産業價值,為其量身定制預審方案:一方面,精準劃定權利要求範圍,避免“大而空”的表述影響專利穩定性;另一方面,開闢快速通道,使專利授權週期從常規的18個月壓縮至58天。快速預審服務縮短的不僅是時間,更是創新價值變現的“最後一公里”。授權後的“JL6188型圓網印花機”迅速打開市場,3台設備創收430萬元,投入生産使用後,用戶反饋使用至今穩定可靠,其成果轉化運用豐富了印花機市場品種,滿足了不同印染企業的不同需求,促進了印染行業的科技進步和行業競爭力的提升。
更深遠的影響在於,這項專利成為佶龍機械轉型的“金鑰匙”,其圓網印花機設備不僅在國內市場佔有率持續多年排名第一,還遠銷1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外均擁有良好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認知度。目前,該公司獲得授權專利38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36項,有效專利191項。
一把傘的綠色革命與專利運營“乘法效應”
在年産值超百億元的“中國傘都”晉江東石鎮,一項看似微小的技術創新正在掀起綠色革命。傳統傘骨噴塗面臨環保與效率的雙重困境:手工噴塗技術存在人工成本高昂、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超標等問題,而現有的自動化設備因剛性夾具導致傘骨表面凹陷、噴塗遮蔽,容易導致傘骨表面出現凹陷和噴塗遮蔽問題,造成返工率高、多次加工效率低下的問題。
在海峽(晉江)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的實驗室裏,一項基於負壓膨脹固定技術的發明徹底改寫了遊戲規則——通過負壓機驅動膨脹固定管對傘骨圓孔進行柔性夾持,配合吸附塊增強固定效果,實現傘骨無接觸式定位,避免傳統夾具對噴塗區域的遮擋和損傷。生産線集成智慧噴槍系統、密閉噴漆倉及廢氣過濾裝置,可實現傘骨360度均勻噴塗,單次完成全表面覆蓋,生産效率提升至少2倍,塗料利用率提高20%,同時減少90%以上的漆霧揮發。
泉州保護中心對此創新提供了“全生命週期”服務:預審階段重點強化工藝獨特性描述,使發明專利一次性授權;轉化階段推動技術向4家企業許可,創造360萬元直接經濟收益。該項目于2022年獲得福建省科學技術廳立項支持。同時,該專利的産業化實施已推動區域傘具産業新增産值達2000萬元,增強了區域傘具産業的整體競爭力。該項專利不僅助力企業斬獲“福建省博士創新站”“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多項榮譽,更成為《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高品質特殊鋼關鍵技術及産業化協同創新平臺項目》的示範案例,印證了“小專利撬動大産業”的乘法效應。
當一項專利從“單打獨鬥”升級為“集群作戰”,知識産權的價值便如同傘骨般展開,為整個産業撐起一片創新晴空。如今的海峽(晉江)科技創新中心已成為制傘行業的創新樞紐,累計獲得125項授權專利,包括35項發明專利。從研發設計到檢測認證,從知識産權佈局到技術轉移轉化,這個平臺正以全鏈條服務激活産業集群的創新活力,先後被遴選為國家知識産權優勢企業、中國輕工行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等多個國家級、省級榮譽平臺。
三家企業、三條賽道,共同勾勒出泉州知識産權保護的創新圖譜:鑫銘鞋材展現“快保護”開拓國際市場的銳度,佶龍機械詮釋“准保護”賦能高端製造的精度,海峽科創則凸顯“全鏈條保護”激活産業集群的廣度。
“我們不僅要當企業創新的‘守門人’,更要成為産業升級的‘助推器’。”在這片民營經濟熱土上,泉州知識産權保護正從“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動能”,書寫著科技與産業深度融合的泉州答卷。(融媒體記者 郭劍平 通訊員 黃禮坤 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