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廈門思明:“小市集”激活消費“大能量”
2025-07-16 10:14:28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廈門市思明區大力發展市集經濟,打造“一街一品”市集品牌矩陣 “小市集”激活消費“大能量”

廈門思明:“小市集”激活消費“大能量”

市民遊客在“梧有好市”品牌市集上購買特色産品。

  由桌椅搭成的攤位有序排開,琳琅滿目的商品引來絡繹不絕的遊客——在廈門市思明區,各種市集正在闖入大眾視線。無論是購物中心、旅遊景區還是街頭巷尾、廣場公園,都有創意市集的身影。這些市集上的商品,不僅有手作、咖啡、文玩,還有音樂、戲劇、書籍,為市民遊客消費提供多樣化的選擇。

  近年來,思明區大力發展市集經濟,組織轄區各街道開展“一街一品”市集品牌矩陣建設,鼓勵各街區及購物中心開展常態化、定制化市集活動。僅2024年,思明區開展的市集活動就多達數百場,這些“小而美”的新業態,正成為城市消費新的活力因子。

  市民為什麼愛上扎堆去市集?小小的攤位上又藏著什麼樣的“財富密碼”?連日來,記者走訪思明區各大市集,一探究竟。

  從商圈到景區遍地開花

  夏日清晨,陽光灑進思明區梧村街道果殼街區,“梧有好市”品牌市集拉開帷幕。一處處攤位上,武夷山熏鵝、莆田南日鮑、三明野生紅菇與龍涓紅曲酒等特色農副産品的氣息交織飄散。

  “這紅菇的香氣讓我想起外婆燉的雞湯。”從三明大田來到廈門工作的陳心怡俯身輕嗅來自家鄉的紅菇,“沒想到在廈門能看到這麼多家鄉特産和美食,真的很驚喜。”

  “本次市集由果殼街區和福建省供銷社合作舉辦,集合了省內8個地市、近90位新農人帶來的超過500款山珍海味,讓大家在城區就能體驗到來自福建各地的風味。”果殼街區企劃總監黃雅靜表示,街區在做調研的時候,發現年輕人對“賣菜”“趕集”等關鍵詞充滿興趣,這與商圈“年輕且富有創意”的定位相吻合,於是便策劃了這次的主題市集。“效果果然很不錯,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和周邊居民。僅3天時間就有超過10萬人次的市民遊客來到市集,並創造了70多萬元的銷售額。”

  如今,創意市集已成為思明區各大商圈的標配,並逐步向社區、景區、公園等城市“神經末梢”蔓延。

  市集業態遍地開花,也隨之帶動城市消費提檔升級。一個個創意市集打破了空間、時間限制,成為現代商圈消費的有效補充和延伸。採訪中,許多市集主辦方告訴記者,比起本身的營收,市集更重要的功能是引導客流、拓展消費空間、提升消費信心的“城市消費新載體”。

  “通過主題創意、創新活動等,可以將有著共同喜好和價值觀的人聚集起來,並建立聯結,從而保證市集熱度,反哺所在商圈活躍度。未來,我們還將策劃更多主題市集,希望可以把流量變成街區發展的‘留量’。”黃雅靜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消費者來果殼街區逛,面對的商戶就是固定的幾家。而各類創意市集則成為商圈消費功能的重要補充,不少前來逛市集的遊客也會轉頭去街區商戶消費。

  特色市集綻放年輕活力

  頂著太陽,排起長隊,等一杯首次來到廈門的“網紅”咖啡……“非常驚喜!很多咖啡店都是我收藏在‘小紅書’裏的,沒想到在家門口就喝到了。”在日前舉行的“眾樂樂咖啡藝術節”現場,市民程鶯舉著一杯剛剛入手的創意咖啡説,這是她連續第四年到這一活動打卡了。

  這個在廈門孵化的咖啡藝術節,已經成長為在福建乃至華南地區有一定影響力的咖啡市集品牌。“今年新增咖啡杯測會和室內空間,場地規模擴大近1倍,參與城市數量也創新高,有70%的品牌在廈‘首秀’。”“眾樂樂”品牌聯合創始人黃小靖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整個6月,該市集多平臺話題互動瀏覽量已超過2000萬人次,還有上海、浙江、廣東等地的咖啡發燒友專程前來參加。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以“眾樂樂咖啡藝術節”為代表的創意市集上,參加市集的攤主和來“趕集”的消費者基本都是年輕人。對此,程鶯表示,“趕集”已經成為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消費者可以與攤主和‘同好’聊天、拍照,氛圍非常好。”程鶯告訴記者,以這次的咖啡藝術節為例,在買賣之外,還會開展咖啡賽事等一系列活動來增加消費者黏性。

  來自長沙的遊客徐露則給出了另一個答案——個性化。每到一座城市旅遊,徐露都會主動探尋當地的創意市集。在她看來,“小而精”“有趣”是創意市集不可或缺的標簽。

  “每個地方的創意市集都有融入當地特色的商品,是遊客了解在地文化的窗口。同時,創意市集沒有特別強的商業感,很符合年輕人的個性化需求。”徐露説。

  據不完全統計,本屆“眾樂樂咖啡藝術節”共吸引近12萬人次的遊客,並帶動周邊商圈近800萬元的消費。“城市市集不止于單純的商品交易和文旅消費空間,還延伸出文娛服務、促進就業、塑造城市形象等功能。”黃小靖表示。

  為區域經濟注入新動能

  2023年“好市開緣暨後江in象中秋開罐”市集活動期間,兩天實現現場銷售總額突破20萬元,帶動周邊商圈餐飲銷售額同比增長30%以上;2024年第六屆官任國際社區美食嘉年華兩天銷售額達22萬元,配套舉辦的“十大美食商家”評選活動吸引關注量超過15萬人次;2025年“哩賀·嘉蓮裏”酵醒生活節麵包主題市集4天活動期間,商場總客流量突破30萬人次,累計拉動消費超100萬元……近年來,思明區市集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市集經濟繁榮的背後,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推動。

  早在2019年,廈門市就推出“攤規點”舉措,將流動攤販納入“定時定點”統一管理,讓流動攤販在文明經營的前提下,大大方方地“出攤”;2022年,面向沿街經營店舖推出“跨店經營”措施,允許符合條件的沿街店舖在指定時間、指定區域內“外擺經營”。

  與此同時,今年出臺的《廈門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也提出,鼓勵景區景點因地制宜打造創意市集等新消費場景,發展夜間經濟,培育網紅夜市,支持沙坡尾等街區商圈拓展夜間消費業態,提升品質。

  當前,思明區市集經濟正朝著品牌化、專業化、在地化和常態化的方向轉型升級。該業態不僅成為拉動區域線下消費的重要增長點,更通過特色農副産品展銷、非遺展示等創新形式,有效促進城市商業與文旅産業的深度融合,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市集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扶持和規劃引導。”思明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把市集經濟的發展和管理與優化城市營商環境結合起來,做到放而有序、管而有度。未來,思明區還將持續助力市集經濟發展,加強市集品牌孵化和提質升級,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標杆市集品牌,用“小市集”激活消費“大能量”。(記者 林聞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