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肩負水源地保護重任的永春,探尋工業發展新方向——綠色工業“點式突破”
貫穿永春的東溪是泉州人民的生命之源。當東溪流到南安九都,穿過山美峽谷時,人們築壩蓄水,建成了山美水庫。山美水庫承擔著下游300多萬人的防汛安全和600多萬人的供水安全,同時也是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的水源地。
永春縣肩負著保護水源地的重任,發展工業經濟面臨諸多環保限制。在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的永春,如何找到自己的新定位和新方向?如何發展新質生産力?
本報記者在永春調研發現,當地依託自身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謀求綠色工業“點式突破”,多個新質生産力工業項目落戶並投産,為當地經濟帶來了可喜的增量。
細分賽道逐龍頭
對於永春而言,傳統工業的路子走不通,那就另辟蹊徑,走現代綠色工業。
位於永春縣蓬壺鎮的福建陽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國“以竹代塑”新材料領域的領軍企業。記者在陽竹公司産品展廳看到了一句標語:“一根竹子,終結全球白色污染。”這句宣言表明,陽竹公司是一家環保型企業。
記者在竹原料處理車間看到,一袋袋竹粉經過超微技術磨粉,形成竹顆粒。在另一個車間,竹顆粒進入特定裝置,經過“吹膜”程式後,一張張薄如羽翼的可降解膜伸展出來。公司一期6條竹纖維可降解膜生産線已全面投産,二期廠房正在緊張建設中,年底可投産。
陽竹公司總經理饒世振告訴記者,日前,中通、申通、韻達等多家快遞公司的負責人前來考察,將採購竹纖維降解膜包裝袋,以解決困擾快遞行業、包裝行業的環保問題。據了解,傳統的塑膠包裝袋容易造成白色污染,“以竹代塑”是全球環保製造領域的重要突破方向之一,市場前景廣闊,僅國內市場每年就有200億元以上規模。
陽竹公司雖然身居山城永春,但憑藉科技創新創造了多項“全球第一”:全球首創竹纖維超納米微粉製備技術,全球首個竹纖維智慧鐳射動態分級系統,全球首項竹纖維動態熔融成型工藝,全球首創竹纖維全生物改性技術。
在永春,像陽竹公司這樣的綠色工業企業還有不少。
走進位於永春縣工業園區的福建華膜環保有限公司數字化智慧生産車間,只見數十台機器人手臂在有規律地揮舞著。華膜公司是永春縣引進的特色項目,通過與國內知名反滲透膜企業建立戰略合作,創新應用工業膜一體化新技術,生産反滲透膜工業純凈水濾芯。
華膜公司落戶永春4年來,年産值從3000萬元發展到去年的超1.5億元,今年有望突破2億元,已成長為工業膜這個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
“近幾年引入永春的工業項目,幾乎全部都是綠色工業項目。”永春縣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局局長趙金豹介紹,該縣今年出臺鼓勵支持工業企業發展22條措施,加快引進綠色工業項目、培育優質中小企業,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12家,其中專精特新企業3家。
找準定位謀項目
這些創新型、科技型企業,為何紛紛選擇永春?
“永春是泉州人民的水源地,這就決定了我們在項目招商領域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雖然我們工業基礎相對薄弱,但是絕對不要污染型企業,必須對生態安全負責。”趙金豹告訴記者,這幾年,不斷有外地的紡織、化工企業找上門,希望在永春辦廠,但是都被拒絕了。
然而,無工不富,永春想在縣域經濟和産業領域有所作為,必須謀求在工業項目方面有所突破。“永春不是不要工業,而是要新型的、綠色的工業,陽竹、華膜這樣的企業當然是多多益善。”趙金豹表示。
發展新型工業,首先要挖掘自身的資源稟賦。陽竹項目落戶永春,就是被當地豐富的竹資源所吸引。饒世振告訴記者,永春種植竹林約18萬畝,周邊的三明、龍岩、莆田等地還有數百萬畝竹林,為公司發展“以竹代塑”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産業體系初步建立等行動目標。正是在這一政策背景下,永春縣抓住契機,積極對接,陽竹新材料得以落地。
華膜公司則是綜合考慮了在永春辦廠的區位優勢和成本優勢。“永春區位條件佳,公司到泉州港、廈門港只需1~1.5小時車程,産品除了可覆蓋省內,還可以實現就近出口。另外,這裡的用地成本比沿海地區低不少。”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説。
“這些龍頭企業市場前景好、發展後勁足、帶動效果好,將為永春招引更多産業鏈上下游項目。”趙金豹説,永春正闖出一條獨特的綠色工業發展之路。(記者 何金 湯海波 通訊員 蘇福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