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福建:“數”聯海絲 “福”通世界
2025-07-24 09:55:01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數”聯海絲 “福”通世界

  回溯歷史,綿延萬里的海上絲綢之路,曾是東西方文明交融互鑒的紐帶,見證了沿線人民跨海聯通、互利合作的壯闊史詩,其承載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精神,綿延至今。

  聚焦當下,科技創新大潮奔涌,數字技術深刻重塑世界連接方式,數字文明續寫著海絲發展的嶄新篇章,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邁入新階段。

  福建,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也是數字中國建設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這裡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開放步伐蹄疾步穩,正以“數”為筆,繪就聯通海絲、通達天下的時代畫卷。

  一

  走進寧德時代的“燈塔工廠”,智慧機械臂精準舞動,無人搬運車有序穿行,全自動生産線高效運轉。在這裡,每1.7秒就有一塊電池下線,單體電芯缺陷率降至十億分之一,勞動生産率提高75%,彰顯著“中國智造”的頂尖水準。

  這是福建以數字技術賦能産業高品質發展的生動注腳。

  當今世界,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方興未艾,成為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關鍵驅動力量,推動著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商業模式發生深刻變革。

  今年是“數字福建”建設25週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正式提出推進“數字中國”建設10週年。25年來,福建始終在數字領域奮勇爭先,一方面深入推進“智改數轉”,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催生傳統産業“老樹發新芽”;另一方面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發展壯大新興産業,努力搶佔數字競爭制高點。

  數字消費新業態競相涌現,智慧製造轉型升級加速躍升,5G應用等數字技術持續突破,一批批數字産業龍頭與專精特新企業脫穎而出……歷經多年耕耘,數字經濟已成為福建重點發展的“四大經濟”之一。2024年,全省數字經濟規模突破3.2萬億元,佔經濟總量的55%,數字化綜合水準、數字政務服務能力、産業規模等核心指標位居全國前列。

  作為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絲路發展論壇舉辦地,泉州勇立潮頭、逐浪前行,加速夯實數字根基、賦能産業升級、佈局未來産業,持續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成為國家製造業新型技術改造、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雙試點”城市。2024年,泉州全市數字經濟總規模超7400億元,産業數字化規模連續5年領跑全省,數字經濟發展水準位居福建前列。

  向“數”而行,聚“智”啟新。本次論壇聚焦全球數字治理前沿,搭建高端對話平臺,議程設置既回應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關鍵需求、緊扣國際熱點,又立足福建區位與産業優勢,各方代表將圍繞“人工智能賦能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國際運輸數智化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等熱點議題展開深度交流,分享實踐智慧與創新案例,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二

  開放、共享是數字經濟的鮮明特徵,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帶一路”倡議秉持的原則,二者高度契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深度融入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鞏固拓展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重要通道功能。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深化“海絲”核心區的引領、示範、聚集和輻射作用,制定實施一系列重要舉措、重點工程。

  ——架設互聯互通“新橋梁”。陸續建成數字福建·寬頻工程、海絲衛星數據服務中心等先進設施,開通福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廈門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發射“海絲”系列遙感衛星;依託數字技術打造數智低碳港口群,建設“絲路海運”電商快線,上線全國首批“絲路海運”智慧集裝箱;數據要素化、市場化進程加速,6城躋身國家千兆城市,數據資源開放水準穩居全國前列,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信息數據通道持續拓寬。

  ——逐浪經貿合作“新藍海”。連續舉辦8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促成超3450個數字經濟項目簽約,總投資超2萬億元;大力推進“絲路”電商建設,實現跨境電商綜試區全省覆蓋,“福品銷全球”步履不停,大批閩企深耕國際市場,實現産業鏈全球佈局。2024年,全省跨境電商出口額達1788億元,同比增長17.8%;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5764.3億元,佔全省出口總值46.5%。

  ——打造開放對接“新平臺”。探索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新路,累計推出創新舉措647項,其中全國首創289項,有力促進對外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推進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引入海上絲路仲裁中心等法務機構或項目超百個,完善涉外法律服務體系;深化金磚創新基地建設,建成8個新工業革命領域賦能平臺,推出示範項目超百個;穩步推進中印尼、中菲“兩國雙園”建設,開創“互設産業園區、聯動發展”的産能合作新模式,吸引眾多數字化企業和項目集聚。

  充分發揮“海絲”與“數字”的雙重優勢,福建正通過加快數字絲路建設,與共建國家和地區實現資源互補、貿易互通、産業互促,讓千年海絲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三

  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貿易往來之路,也是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紐帶。多元文化在此互學互鑒,融合創新,共同滋養著美美與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園。

  傳承絲路精神,福建持續拓展國際人文交流深度與廣度,與50個國家締結130對國際友城;實施海絲人文交流工程,搭建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海絲國際文化旅遊節、海絲紀錄片大會、海絲茶文化論壇等平臺;舉辦世界漢學家大會、“世界館員看中國·閩韻書香”等活動,吸引各國各類“文化使者”到訪八閩。

  既引進來,也走出去。有關部門實施對外文化貿易“福船出海”行動計劃,助推優質國産電子書、短劇、動漫、紀錄片走向世界;開展“清新福建”文旅推介、海絲文化精品展、中國(福建)圖書展銷會等活動,展示福建形象;支持網龍等信息技術企業與20多個國家合作,推動中國數字教育出海;打造集新聞、政務、服務於一體的“福通五洲”小程式,為“走出去”團組開展交流提供便利。

  遍佈全球的約2000萬閩籍鄉親,是連接福建與世界的天然橋梁。廣泛凝聚僑心,福建與600多個海外僑團保持常態聯繫,建設“僑夢苑”、文化海外驛站,使廣大華僑華人成為福建與各國人文交流的“民間大使”,同時借助“四海傳福”全球主題宣傳,講好中國故事福建篇章。

  數字技術為文化敘事注入新活力。以泉州為例,當地正探索用數字技術守護文化遺産、激發創意靈感、提升文旅體驗,讓傳統文化在數字浪潮中綻放新生,令海絲名城風采依然,更使泉州簪花圍等民俗文化驚艷綻放,從國內火到海外。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伴隨著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絲路發展論壇的召開,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與文明交流互鑒的積極踐行者,福建再次迎來世界目光。本次論壇不僅是共商數字絲路發展的國際平臺,也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生動講述中國故事的寶貴契機。以論壇的舉辦為新起點,乘著數字絲路建設的東風,福建將繼續以開放之姿,續寫商貿共榮、民心相通的絲路新篇。(記者 林清智 胡松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