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薌城智慧數控電子設備産業集群的“崛起密碼”——“繁星”織鏈的産業“進化論”
俯瞰金峰開發區,企業如“繁星”般分佈。這裡是薌城智慧數控電子設備産業集群的“主陣地”。 鄭文典 攝
薌城智慧數控電子設備産業集群裏,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能有多順暢?
速度快:從上游企業下單配件到配件上生産線,僅需2小時;
品類全:生産一台智慧電力監測儀器,零件無需外購,園區企業就能配齊;
後勁強:近三年來,集群主導産業産值年均增長11.04%;
……
這樣的“鄰裡協作”每日都在上演。近日,該集群入選省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名單。薌城也成為全市唯一連續兩年在該評選中都有收穫的縣區。
“與其他集群‘眾星捧月’不同,我們的是以‘滿天繁星、多點開花’的生態,闡述産業鏈協同發展的深層邏輯。”薌城區工信局副局長楊志鴻如此比喻道。
從龍頭引領到“群星”閃耀
集群內,“群星”璀璨:科華技術、萬安實業等龍頭企業如“北斗星”,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4家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似“亮星”,而更多中小企業則像“星群”,在“産業星空”中閃耀。
這種“滿天繁星”的格局,恰恰是集群最珍貴的競爭力。
細分賽道上,“繁星”各有所長。科華技術的工業級UPS電源全國市場佔有率第一;東方智慧的電力監測儀器在智慧電網領域市場佔有率超15%,全國市場佔有率排前三;民翔半導體填補了地區晶片製造空白;萬安實業國家級“5G智慧物流倉儲”實現國家級示範突破,為離散製造與流程工業提供數字化標杆。
産業廣度裏,“多點”全面“開花”。從上游的晶片、感測器,到中游的電源設備、工業儀錶,再到下游的數據中心、新能源應用……産業集群像一張精密的網,網羅了高端電源、半導體存儲、光電顯示等多個領域。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當單個企業的專長轉化為産業集群的系統優勢,“繁星”織就的産業鏈便有了更強的韌性與活力。
從“單打冠軍”到“鏈式軍團”
金峰開發區,是集群的“主陣地”。66平方公里內,集群蓬勃發展的圖景正徐徐展開。
科華技術是集群的重要“鏈主企業”,産品技術水準達到國際先進水準。“高安全、高性能經濟型智慧鋰電儲能及電能變換系統關鍵技術”入選工信部第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名單。
在科華技術的智慧化車間裏,企業核心産品——UPS不間斷電源正有序生産。積體電路等各類零部件經過嚴格質檢後,被分門別類輸送至生産線,最終組裝成成品。這些成品銷往全國各地,為各行各業提供著穩定可靠的電力保障。
“科華技術的電源品質高、訂單量大,其部分PCB板交由視瑞特生産。”視瑞特副董事長蔡勇斌介紹,科華和視瑞特兩家企業形成了鏈條關係,業務合作緊密,未來有望達成更多合作。
視瑞特是科華技術的“上游企業”,也是宸為電子、世卓電子的“下游企業”。“視瑞特主要生産監視器、顯示器等産品,離不開觸摸屏等配件。”蔡勇斌説,過去,視瑞特從上海、廣東等地購買配件,如今,企業的中小尺寸産品觸摸屏由宸為電子生産。與此同時,觸摸屏還需要柔性積體電路進行連接,而園區內的世卓電子正好能夠承接生産。
點與點連結,企業與企業互補,“家門口”的産業鏈不斷形成。作為國家級綠色供應鏈企業,眾環科技對原料有嚴格要求。“眾環科技半數以上的供應商,在企業方圓10公里內。配件從下單到上生産線,全程不落地,時間僅需2小時。距離近、品類全、品質高的原料供應鏈,讓我們的産品更加綠色環保,深受消費者青睞。”眾環科技副總經理吳國民介紹,這種高效的供應模式也能讓企業在應對市場需求變化時更加從容,能夠快速調整生産計劃,及時滿足客戶訂單需求。
把“供應鏈”轉變為“共贏鏈”,正是産業集群升級的微觀密碼。
從優化營商環境到構建産業生態
集群的成長,既需要市場的無形之手,也離不開政府的有形引導。
政策精準滴灌,是關鍵一招。薌城區構建“專精特新—小巨人—鏈主”梯度培育庫,支持科華技術、萬安實業等龍頭企業主導制定國家標準18項,推動“漳州智造”品牌影響力輻射全國。全區深入開展“千名幹部挂千企”行動,科級幹部掛鉤服務企業,實現集群規上工業企業“一對一”全覆蓋,上半年195名掛鉤幹部累計走訪企業近500家次。
産學協同攻堅,注入創新活力。眾環科技和廈門大學共建“低噪聲空氣凈化器關鍵技術研發與産業化項目”,獲批省級區域發展項目。科華技術聯合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攻關“完全自主可控的大功率變流集成控制晶片”項目,將解決能源變換領域“卡脖子”關鍵技術難題。
“薌城區工信局將進一步集聚創新要素、構建産業生態,積極推進智慧數控電子裝備産業集群高品質發展。”楊志鴻説道。
當“滿天繁星”匯聚成璀璨星河,當上下游鏈條擰成堅韌鋼繩,“漳州智造”的光芒正從薌城區出發,照向更廣闊的未來。(漳州融媒記者 廖瑜婷 通訊員 劉欽賜 楊燕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