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街巷織錦繡 路橋盡通達 我市城區路網建設持續完善,穩步拉開城市發展框架
清晨,家住東盛花園的居民林女士經由家門口新建的東園二路一路前行,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同一時間,二環路白湖亭立交工程現場,二環路最後一處“中斷點”的閉合行動吹響攻堅號角。
傍晚,家住紅星晶品小區的吳依伯照例去附近的風鈴木公園散步;尤溪洲南立交的各條匝道上,歸家的車輛來來往往……
大道如虹,奏出幸福交響曲;路網縱橫,繪就宜居新圖景。堅持“東進南下、沿江向海”發展戰略,福州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以路為弦,以橋為譜,從構建快速路,到打通“斷頭路”,再到提升“老化路”,道路延伸之處,城市發展脈動強勁,唱響內暢外聯、城區品質躍升的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新曲。
白湖亭立交改造項目加班加點展開攻堅衝刺。(市住建局供圖)
內外循環興北園
新路、新橋、新家……在城市“南下”關鍵節點的倉山區白湖北園片區,一場由路網建設引領的華麗蛻變,正為這片土地注入蓬勃的發展動能,助力全市首個人居標杆街區樣板從藍圖走向現實。
北園路、北園南路、北園二路、蓋山路……交通,是城市發展的“先行官”,在白湖北園片區,道路基礎設施的加法正成為撬動片區整體升級的關鍵支點。全長約3.51公里的倉山區城市更新項目(一期)配套道路工程,用4條新生的“毛細血管”串起歸家、散步的暢行通道。
沿新路前行,你能遇上由園湖新苑、園和新苑及園書新苑組成的全市首個片區城市更新項目,視覺通廊、中心花園等組合,讓幸福時刻相伴。
暢通“內循環”,更要打通“外聯路”。片區內,作為二環路快速閉合的“最後一環”,二環路白湖亭立交工程(第四標段)的4條新建匝道上下齊舞,樁基、箱梁等施工並進。明年,該項目計劃全面通車,新橋將如蝴蝶振翅,徹底打通南二環與連江南路、福峽路的快速轉換通道,實現二環路全線快速通行,也為片區做足吸引力的加法。
專注織密路網“最後一公里”,道路的細節處,總有暖心落筆。東升舊廠房出讓地塊(地塊一、地塊二)周邊配套道路工程,牽起東園二路、東濂後巷與北園路、南臺大道、南二環輔路的出行便利,為沿線開發打牢基礎。
在白湖北園片區,道路不僅是通行的載體,更是串聯“中央活力軸”“濱水共享帶”與三大核心(門戶、文化、公園)的空間紐帶,打通片區發展的“任督二脈”。
“項目伊始,道路規劃就被深度融入片區整體城市設計,這些新建道路,直接串起通達的學徑空間,構建便捷安全的‘15分鐘品質生活圈’。”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金山大道提升改造項目新匝道陸續建成通車。(市住建局供圖)
動脈暢通添動能
城市發展的戰略版圖上,一場以立體交通助推城市西片區發展的變革,正涌動著無限生機。
南二環至閩江大道雙向匝道、鳳岡路下穿通道、非機動車慢行天橋、風鈴木公園……尤溪洲南立交繪成的暢行畫卷中,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的三維通道忙碌有序,實現南二環至閩江大道長路段無信號燈快速通行。交通立體分流的同時,讓通行效率倍增。
從空中俯瞰,盤旋蜿蜒的橋梁組成了一個圓圓的“花盆”,“花盆”中的綠地內,700多棵黃花風鈴木在此安家,與趣味籃球場、親子足球場、兒童活動區等融為一體,巧妙提升橋下空間的顏值,承載了更多周邊居民的歡笑。
“以前出門提心吊膽,現在安心多了!”家住紅星晶品小區的不少居民,這樣描述著他們的獲得感。從機非混行到機非分離,從擁堵雜亂到安全有序,新路之“新”,也讓幸福入“心”。
從尤溪洲南立交“起跑”,東西向快速通道(金山大道提升改造)工程正全力衝刺。在金山大橋西互通立交,閩江大道右轉上行金山大橋匝道及配套慢行匝道、閩江大道尤溪洲大橋往洪山橋方向直行匝道等陸續“上崗”。隨著橋梁主體結構全面建成,“7+3”的立體轉換(7條機動車匝道橋+3條非機動車匝道橋)即將上線。
沿金山大道前行,主線高架橋建設如火如荼,夯實基礎、逐跨吊裝,明年第一季度,新橋就有望具備通車條件。
全長超3.6公里的“空中走廊”上,上浦高架及立交、烏山立交、楊橋高架組成的工業路(上浦路—楊橋路)提升改造工程,成為東西向快速通道與西片區南北向快速通道的“要員”。一條條優美弧線,用連續流通道打造全程無紅綠燈的“西區黃金走廊”。
“尤溪洲南立交改造收官、工業路高架建成、金山立交收尾攻堅……這3大交通動脈正協同發力,不僅打通了‘2.5環’的關鍵節點,更以幾何級增長的通行效率,為閩江兩岸産業升級與片區融合助力。”該負責人説。
擴容提質強賦能
“快進快出、接二連三、暢通節點、路口改造、保障人非,是我們近兩年來城區交通緩堵工作的核心思路。”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服務片區發展,助力城市能級躍升的“大課題”,福州將道路建設作為服務城市發展、提升區域能級的關鍵抓手,骨幹路網提升與片區改造齊頭並進。
路網優化是片區發展的先行棋。面對城市交通瓶頸,福州已建成象山隧道、梅峰隧道等關鍵節點工程,極大緩解福州西片區交通擁堵,讓出行通道延伸的同時,實現城市發展空間的拓展。
片區改造需路網配套協同賦能。圍繞城市更新戰略,福州系統推進江南CBD片區、塔頭七期片區、後嶼片區等區域成片配套道路建設,累計建成210條片區內部及連接道路,深入暢通街巷“微循環”。一條條嶄新的道路,如嵌入城市肌理的活力紐帶,讓片區通達性和宜居性再上層樓。
2697公里的城區道路總長、8.31公里/平方公里全國前列的路網密度,打造了路網密度增長的“福州模式”。
據了解,在機動車保有量年均增長8%的背景下,福州的工作日平均通勤時間縮短8~10分鐘,核心區高峰車速穩定在26~28公里/小時,高峰擁堵延時指數顯著下降,暢通的出行體驗,更成為吸引人才、匯聚産業、提升片區競爭力的核心軟實力。
“我們將始終牢記‘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聚焦發展所需、回應民生所盼,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更強力度推進道路工程建設,精雕細琢每一條‘發展路’,用心用情架好每一座‘連心橋’,讓高效暢通的路網成為福州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的強勁引擎,讓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成為榕城百姓可感可及的幸福日常!”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孫漫)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