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石獅:“零地招商”激活産業新動能
當城鎮化率突破86%、國土開發強度高達66.6%,土地資源幾近飽和的沿海縣域強市石獅,如何破解招商引資的“空間焦慮”?今年來,石獅以創新實踐的“零地招商”模式作出響亮回答,實現了一場精彩的“增資增産增效不增地”發展突圍。
石獅市招商辦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石獅市簽約招商項目67個,總投資471億元,推動上半年GDP增長6.6%,增速勇奪泉州市各縣(市、區)第一名。這片熱土上,産業能級正迎來全新躍升。
向存量要增量
“寸土生寸金”的改革實踐
土地資源緊缺,發展不能停步。石獅以“策”招商,激活存量工業用地潛能,讓有限土地釋放無限可能。
提容擴産政策成為“金鑰匙”。石獅用活盤活低效用地試點政策,放寬工業用地指標限制,不再增收土地出讓金,支持按幢、按層分割登記産權。結合工業園區標準化專項行動,梳理引導“工改工”“零增地”改造,讓沉睡的土地資源“活”起來。
石獅網商園,作為石獅服裝智慧製造園的核心板塊,在泉州首批工業(産業)園區標準化建設試點中扛起“排頭兵”大旗。通過産城融合、工貿一體的發展路徑,石獅成功實現“騰籠換鳥”——既優化了存量資源配置,又推動新舊片區連片開發,促成國企與民企協同發展。這一系列舉措,不僅讓新型工業化與新型城鎮化深度“牽手”,更助力服裝製造業踏上數字化轉型升級之路,讓園區“畝均産出”節節攀升。
同時,石獅首創“城市機會清單”改革,發佈首批23個機會項目,配套租金減免、金融支持等政策,吸引14家企業意向投資104億元。今年來,石獅累計盤活國有資産超38.36萬平方米,招引項目48個,總投資額23.6億元,預計年新增稅收1000萬元。
向天空要紅利
“空中聚財富”的樓宇經濟
“誰説招商一定要用新地?我們的樓宇就是立體的‘經濟圈’!”石獅市招商負責人自豪地説。
走進鳳裏街道,中駿財富中心的玻璃幕墻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大廳內,入駐企業的標識墻密密麻麻卻井然有序,白領們步履匆匆奔赴崗位,會議室裏項目洽談聲此起彼伏……這裡沒有廠房機器的轟鳴,卻涌動著比工廠更密集的資金流、信息流與人才流。
誰能想到這片僅1500平方米的佔地、孕育出全市首個納稅超5000萬元的樓宇,成為名副其實的“空中産業園”。這份成績,源於石獅精準招商與精細化服務的“雙輪驅動”。依託超千億製造業集群,石獅瞄準工業設計、數智賦能、科技服務、品牌策劃、人力資源、金融保險、産業基金等生産性服務業,以“兩鎮兩辦”為核心區域,梳理出總面積超22萬平方米的高品質樓宇。同時,組建招商先鋒隊、營商服務隊和樓棟管家,為意向入駐企業提供政策諮詢、會商會辦、政務幫辦代辦等“一站式”服務,推動項目落地從“平面擴張”轉向“立體集聚”。
如今,樓內已招引7家知名金融保險公司入駐,以及眾多電商運營中心,形成以數字經濟、現代金融為核心的産業生態圈。周邊配套建設了人才公寓、商業餐飲與教育服務設施,標誌著石獅樓宇經濟從“空間租賃”的1.0時代,邁向“産業運營+生態服務”的3.0時代。
向海洋要發展
“家底變金礦”的藍色跨越
面朝大海,石獅人看到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基於泉州港中心港區深水岸線優勢,石獅創新“一企一線一策”招商方式,推動永利船務、鴻舟海運等航運企業抱團回歸,促成總投資100億元的港口航運集裝箱運輸船擴能集群項目落地。建成後預計新增運力超200萬載重噸,新增年稅收6000萬元,將顯著提升泉州港的綜合競爭力。
不僅如此,石獅還新開通閩贛中部物流大通道和3條國際航線,實現“新三樣”出海零的突破,助力泉州港邁入全國港口經濟“2000億俱樂部”。“以港興城、以城促港”的良性循環,在這座沿海城市愈發清晰。
濱海旅遊帶的迭代升級同樣令人矚目。以68.7公里海岸線為軸,石獅串聯整合濱海旅遊資源,加強洛伽寺、紅塔灣等特色景區改造運營。目前,已簽約文旅項目12個,總投資額75.88億元。佳宴·追光主題餐飲娛樂綜合體等3個項目竣工後,濱海旅遊業態日益豐富,暑期濱海日均遊客量超3萬人次,“海絲航標 時尚石獅”品牌越擦越亮。(何金 肖蔚男 胡燦陽 王妙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