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憑藉技術突破、鏈式崛起和全球佈局,泉州洛江推動機械裝備産業鏈實現年産值超百億元 一個百億産業集群的三級躍遷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公佈《2025年5G工廠名錄》,泉州市洛江區企業福建省鐵拓機械股份有限公司5G工廠成功入選。
培育鐵拓機械等一批龍頭企業,有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39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6家,施工裝備産業集群獲評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近年來,洛江區通過精耕細分賽道、梯度化培育、圍園建鏈,打造機械裝備重點産業鏈,機械裝備成為當地5個百億産業集群之一。
從細分賽道到單項冠軍
在洛江區智慧裝備製造産業園,鐵拓機械的戶外物流發貨場上,一排排高大的智慧瀝青攪拌設備整裝待發,等著奔赴全國乃至全球的工程建設一線。
“這是我們的冠軍産品——瀝青混合料廠拌熱再生設備。”鐵拓機械總經理高岱樂語氣中透著自豪。
長期以來,在道路建設行業,大量路面瀝青廢舊料(RAP)的堆積與處理是個難題,傳統設備難以兼顧效率與環保要求。在國家“雙碳”戰略深入推進的當下,瀝青路面工程如何從“降級利用”邁向“資源高值循環”?
在瀝青攪拌設備這一細分領域默默耕耘20余載,鐵拓機械正是這場變革的推動者。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瀝青混合料廠拌熱再生設備、柔性破碎篩分設備、骨料制砂整形設備……從瀝青生産到回收再生,鐵拓機械圍繞全生命週期打造産品矩陣,一步步拓展技術邊界。
“像這套TQ240瀝青混合料全再生設備,可以為瀝青廢舊料的處理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通過對物料的靈活掌控,可以實現0至100%的再生料任意調節。就像一位智慧調配師,能根據不同道路需求調配出最合適的材料,輕鬆應對不同工程的多樣化需求。”在鐵拓機械展廳內,高岱樂指著施工現場的照片視頻介紹。
憑藉在瀝青混合料攪拌技術領域的深耕和創新,鐵拓機械累計擁有555項專利,包括65項境內發明專利,發展成為覆蓋瀝青攪拌、瀝青再生、骨料制砂整形等多領域的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自主研發的“瀝青混合料廠拌熱再生設備”獲評製造業單項冠軍産品。
洛江區出臺《促進專精特新企業加快發展若干措施》,梳理形成機械裝備産業鏈條體系,構建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梯度培育路徑,支持更多“隱形冠軍”涌現。
數據顯示,目前,洛江機械裝備製造産業有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39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6家;1—6月,洛江機械裝備製造業實現出口6.57億元,同比增長15.2%。
從單打獨鬥到集群共進
在泉州精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紡織車間,一台精鎂科技生産的針織大圓機已持續運轉19年。齒輪咬合聲低沉穩定,仿佛在訴説著精鎂科技紮根大圓機行業、生根成長的故事。
作為一家專注于紡織專用設備研發、製造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精鎂科技的大圓機産品在國內外市場具有顯著影響力。
在面料編織中,底紗覆蓋是關鍵環節。棉紗柔軟親膚、TC兼具棉與滌綸優勢、T面料挺括耐磨,不同面料的特性給底紗覆蓋帶來挑戰。“精鎂三線衛衣圓形針織機,通過精準的張力控制系統和優化的編織結構設計,在編織這幾種面料時,都能讓底紗得到完美覆蓋,避免了露底等問題的出現。”精鎂科技副總經理周正二介紹。相較于同類機型,精鎂三線衛衣圓形針織機在布棉的光澤度、手感以及紋理呈現上都更勝一籌,開出的布面色澤飽滿、觸感細膩、紋理精緻,在市面上堪稱最漂亮精美的布面,成為行業的標杆之作。
精鎂科技大圓機的製造,離不開其背後的産業鏈協同。“一台機器60%的零部件在洛江本地配套。”周正二説,“我們與洛江乃至泉州範圍內的20家上下游企業建立密切的協同合作關係,打造了快速響應、高效協同的鏈條體系。”
在精鎂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百煉看來,依託本地供應鏈深度協同,可大幅壓縮從設計端到生産端的流轉時效,省去跨地區物流與等待損耗,讓“設計完畢,次日投産”成為現實。
單個企業的“倍增”容易遭遇瓶頸,有了産業鏈的協同,“倍增”才能走得更遠。結合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洛江實施圍園建鏈、聚鏈成群策略,加快打造專精特新專屬園區,加力建設機械裝備、衛生用品等2條縣域重點産業鏈,規上工業産值連續三年增長超20%。
從本土創新到出海定制
6月,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國際紡織展舉辦,熱風裹挾著人潮涌進國際紡織展展館。在精鎂科技的展位上,一台大圓機演示著熱帶面料的高速編織,周圍聚集了10多家當地紡織企業代表。有人伸手觸摸布面質感,有人彎腰查看節能數據——設備搭載的節能降耗模組使能耗降低15%,最終讓他們現場確定採購意向。
“不是把國內賣的機器直接運出去,而是為海外市場量身定制適合當地的設備。”周正二介紹,該設備針對東南亞市場,開發搭載節能降耗模組與多針道提花技術,適配熱帶面料研發需求。同一款設備既能織出輕薄紗麗,也能生産厚重家紡布,一機多用,精準適配熱帶地區多樣化需求。
憑藉“本土化適配+國際化標準”的策略,精鎂科技的大圓機已進入全球32個國家,服務超500家企業。從印尼到土耳其,從墨西哥到孟加拉,都有這些“洛江造”大圓機的身影。
同樣靈活闖世界的,還有鐵拓機械。針對中東市場早晚溫差大,設備容易産生凝水的問題,定制出防水除塵器濾袋;為滿足東南亞市場偏好轉場方便的需求,改變傳統攪拌站對吊車的依賴,開發出帶輪胎可移動免基礎設備……憑藉“獨門秘籍”,鐵拓機械出口做到全行業第一,産品國際市場佔有率增至近五成,成功進入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企業背後,是一片區域的有力托舉。5月,洛江全球智造裝備供應鏈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旨在成為全球智造裝備産業鏈供應鏈的“價值倍增器”與“關鍵連接器”。依託供應鏈服務中心,通過“跨境電商+海外倉+展銷中心”模式,洛江正進一步拓展機械裝備多元化出海路徑,力爭2029年機械裝備産業鏈實現年産值超220億元,並打造覆蓋全球的行銷網絡。
從工廠的技術突破到區域的鏈式崛起,從本土創新到全球佈局——在洛江,本土機械裝備製造正依託技術升級與産業鏈協同,在全球市場打開新局面。(記者 黃瓊芬 何金 通訊員 葉金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