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從“師夷長技”到“握手世界” 駐華外交官聆聽船政鐘聲裏的海絲迴響
2025-09-23 11:39:3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姚鹿責編:尹小兵

  9月22日,由國際在線、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福建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福建船政文化管委會支持的“2025駐華外交官海絲福建行”活動在福州馬尾啟幕。當天下午,駐華外交官代表團走進福州馬尾的中國船政文化城,開啟一場跨越時空的海洋文明對話。

駐華外交官馬尾行:觸摸船政文化的歷史脈搏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22204235_144_57

在船政天后宮大殿前拍照留念

  穿過木質門樓,代表團一行來到船政天后宮大殿。高2.99米的媽祖神像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這座始建於明代的媽祖廟,曾是船政工匠與海軍將士祈福遠航的聖地。福建船政所造的船艦在下水之前都會舉行祭告天后的儀式,以祈求平安,這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平安的祈願。駐華外交官們駐足於殿內,聆聽媽祖的故事,了解福建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樞紐的千年航海傳統‌。

  在船政衙門,代表團一行沿著官廳池、前後學堂等歷史展區,回顧中國船政近代化進程的重要篇章。衙門大堂內,“一廉如水昭日月,格物致知鑒春秋”的廉政對聯與陳列的船政界碑、政務文書等珍貴文物共同構建起“船政之父”沈葆楨秉公執事、廉政愛民的立體形象。

駐華外交官馬尾行:觸摸船政文化的歷史脈搏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22204243_147_57

參觀鐵脅廠

  1866年創辦于福州馬尾的福建船政,被公認為“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和中國近代工業、科技、高等教育的發源地。“師夷長技”的實踐成為解碼福建在海上絲綢之路中歷史地位的關鍵密碼。在繪事院舊址,駐華外交官們被泛黃的船政設計圖紙和比例規具所吸引,這裡曾誕生中國首艘千噸級輪船“萬年清”的藍圖,正是“師夷長技”務實精神的體現‌。在輪機車間和鐵脅廠,清晰可見的鋼梁、栩栩如生的雕塑,傳神地再現了船政工人們自製鐵脅和裝配機械的場景,引起代表團濃厚興趣的同時,也讓他們對於過往的船舶製造工藝有了更具象的感受。

駐華外交官馬尾行:觸摸船政文化的歷史脈搏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22220019_151_57

參觀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

  籌建於1997年的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是一座以弘揚船政文化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館內陳列面積達8000平方米,收藏文物2000余件,完整呈現了1866年福建船政局創辦以來的歷史進程。博物館內,代表團依次參觀了“千年變局”“船政誕生”“船政教育”“船政製造”“船政海軍”和“船政文化”六大板塊,了解福建船政歷史,觀賞百年前的造船機器設備、近代的艦船模型,對福建傳承與賡續船政文化的自信自強精神有了深刻的認識。船政歷史的厚重與滄桑,也讓駐華外交官們深受震撼。

  “博物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覺得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尼泊爾駐華使館公使帕爾巴蒂·阿裏亞爾表示,通過參觀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我看到中國人民過去是如何奮鬥的,譬如如何造船,如何培養人才的。”

  船政文化不僅是中國近代海洋意識崛起和工業文明萌芽的象徵,更是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上技術傳播、文化互鑒的重要體現。蘇丹駐華使館二等秘書哈桑·伊布拉希姆表示,除了學習造船的歷史外,他還了解了中國是如何自力更生、造船開辦學校、甚至建造第一架海軍飛機的。“我真的被這段豐富的歷史感動了。”他頗有感觸地説。(文/圖/視頻製作 鄭艷靈 吳雯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