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向“新”而行 “招”氣滿滿 泉州:遇見“新質生産力”,共尋高品質發展
刺桐潮涌,科創揚帆。9月26日,“新質啟航 通達四海”新質生産力專場招商活動在僑鄉泉州啟幕,簽約項目涵蓋新能源、新材料、半導體、智慧製造、生物醫藥等新賽道,總投資突破800億元,奏響泉州高品質發展激昂樂章。
行棋觀大勢,落子謀全局。泉州以科技創新為定盤星,下好産業佈局先手棋。今年以來,泉州新質生産力項目招引勢如破竹、捷報頻傳:累計簽約106個項目,總投資規模超1400億元。其中超20億元項目28個、百億級重特大項目3個。
從傳統製造“汗水經濟”到智慧智造“智慧浪潮”,泉州産業升級之路,寫滿了産業經濟破局突圍的堅韌與智慧。近年來,泉州錨定高端智慧方向,持續完善産業鏈工作機制,精心繪製半導體産業“全景圖譜”:既有晉華積體電路、渠梁電子、三安等重點企業挺立潮頭,更有勝科納米、中探探針等200余家配套企業“抱團入駐”。通過精準實施延鏈、補鏈、強鏈戰略,昔日的傳統製造業大市,正加速蛻變為新興産業集聚高地。
依託優厚的積體電路政策和産業基金,泉州成功突破多項“卡脖子”技術難題。中交交發(泉州)重工裝備有限公司負責人對此滿懷信心:“泉州不僅具備完善的産業配套和高效的政務服務,更通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豐沃土壤。”作為“國之重器”製造者,這家高端裝備産業鏈領軍企業全力攻克第五代盾構機核心技術,其落戶泉州將形成“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效應,帶動更多優質配套企業集聚發展。
“僑”是泉州聯通世界的金名片,1000多萬泉籍華僑華人遍佈五洲四海。依託僑鄉底蘊,泉州構築起橫跨山海的商業橋梁和“新質”産業對接,在海絲起點續寫開放新篇。2024年,泉州外貿進出口額突破2715億元,創入世以來新高,彰顯泉州經濟開放之韌性。
融入雙循環,拓展“僑友圈”,是泉州政企同心共築的發展共識。引僑歸巢,必先讓海外遊子看見家鄉的蝶變。泉州以實打實的發展成績為“底氣”,借在外鄉親的貿易網絡為“羽翼”,讓新質産品驚艷海外市場。
看!博純材料的鍺烷産品,以“中國智造”的硬核實力衝破國外技術壟斷,成為直接服務台積電的“中國電子氣體名片”;讚!中石光芯設計研發的晶片,一舉摘得“中國芯”最高榮譽,在科創賽道上嶄露頭角。一份份“走出去”的自信,正是泉州産業競爭力的最佳佐證。
在泉州産業轉型升級的浪潮中,一個個重點項目如同雨後春筍,在這片熱土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從項目對接到達成合作,企業發展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都離不開當地的營商環境和支持政策。”泉州宇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項目深度契合福建省積體電路産業補鏈強鏈需求,劍指高純電子特氣、蝕刻氣體等關鍵材料的國産化瓶頸,引領當地傳統化工産業向高附加值領域轉型升級,為打破國外技術壁壘再添一枚“泉州砝碼”。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刺桐大地早已生根發芽、枝繁葉茂。截至今年6月底,泉州已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9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73家,兩項指標雙雙位居全省榜首,彰顯出泉州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硬核底氣。“我們將做好服務,強化要素供給保障,讓近者悅、遠者來。”泉州市招商辦相關負責人的承諾擲地有聲,“努力將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數’,轉化為泉州高品質發展的‘最大增量’。”(何金 肖蔚男 王文經 余生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