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寧德深耕“8+1”特色産業助力鄉村振興
2025-10-11 09:40:05來源:閩東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念好“山海經” 做好“土特産”——寧德深耕“8+1”特色産業助力鄉村振興

寧德深耕“8+1”特色産業助力鄉村振興_fororder_wechat_2025-10-11_093530_311_副本

周寧高山晚熟葡萄喜獲豐收。 湯文娟 攝

  金秋時節、碩果飄香。在不久前舉行的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産銷對接活動中,福鼎白茶、福安葡萄、古田銀耳、蕉城大黃魚、福鼎桐江鱸魚、柘榮太子參、壽寧獼猴桃等亮相展會,引得參展嘉賓、客商頻頻駐足互動。

  産業興則鄉村興。“十四五”以來,我市持續念好新時代“山海經”,堅持“一縣一業、一村一品”,深化優質農業提效專項行動,實施“八個一”工程,培育形成水産、茶葉、食用菌、水果、蔬菜、中藥材、畜牧、林竹花卉及鄉村旅遊“8+1”特色産業,為閩東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數據最具説服力:今年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産值302.08億元,增長4.0%,增幅位列全省第二位;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0元,增長6.9%,增幅位列全省第一位。

  步入位於周寧縣浦源鎮的一家花企,陣陣花香襲人,工人正有條不紊地打理花田,採摘、包裝鮮花。

  周寧平均海拔800米,享有“雲端之城”和“天然空調城”的美譽,獨特的區位優勢與溫和濕潤的氣候條件,適宜球根類及冷涼花卉生長。利用這一優勢,周寧縣大力發展特色花卉苗木種植,將花卉産業納入“一縣一業”重點發展規劃,強化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吸引了諸如盛周花卉、三杉生物等花企加入。

  如今,該縣已有花卉苗木企業30家,培育省市龍頭企業5家,擁有“周寧高山百合”“周寧高山杜鵑”2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花卉苗木種植面積4400多畝,年産各類成品花58.8萬盆、鮮切花1500多萬枝、種苗2000多萬株,全産業鏈産值超4億元。

  來到壽寧、周寧等地,紫黑的巨峰葡萄、翠綠的陽光玫瑰挂滿藤架,空氣中瀰漫著清甜的果香。

  以壽寧鳳陽為例,當地挖掘自然資源稟賦,做大、做強、做優葡萄産業,葡萄種植規模達萬畝,“一粒小葡萄”串起了甜蜜的大産業,成為繼茶葉之後的又一富民産業。

  素有“南國葡萄之鄉”美譽的福安是福建省葡萄栽培面積最大、産量最高、效益最好的葡萄生産基地和中國東南沿海最大的葡萄主産區。現有葡萄種植面積8萬畝,年産量12萬噸,全産業鏈産值超35億元。

  移步福鼎市閩威養殖基地,深水網箱成片,一尾尾鱸魚暢游水中。

  依山傍海的生態環境孕育出肉質細膩的桐江鱸魚,近些年,福鼎深耕鱸魚産業,通過建設國家花鱸繁育標準示範區等舉措,輻射帶動漁民增收致富。

  除了鱸魚,福鼎還著力打造大黃魚全産業鏈,保護好大黃魚核心養殖品種的種質資源,打造“中國大黃魚育苗基地——福鼎”公共品牌等,同時推動紫菜、淡菜、海蠣、青蟹等多元産業發展,讓漁民的“錢袋子”越來越充實。

  第一産業“接二連三”上臺階。在古田,銀耳産業實現質的飛躍,已開發生産凍幹、糕點、飲料、多糖提取等産品;在福安,葡萄産業鏈得以拓展延伸,葡萄被轉化為果醋、葡萄酒、葡萄酵素、蜜餞等多種形態的産品;在蕉城、福鼎、霞浦等地,水産加工企業積極適配多元餐飲場景需求,推動大黃魚、鱸魚、海參等精深加工。

  人才振興與産業振興是兩個關鍵且緊密相連的要素。移步壽寧縣清源鎮村尾村,山間藥園生機盎然,撂荒土地復耕成金色稻田。在此,返鄉大學生陳丹丹利用林地資源,建成黃精等中草藥基地,並生産飲品、果脯等銷往外地。在村級組織換屆選舉中,陳丹丹更以高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肩負鄉村振興重任,帶領村民開墾復種撂荒地,採用“稻+魚”生態種養模式,實現稻田雙收、糧漁共贏。

  在壽寧諸如陳丹丹的返鄉創業者不在少數。為了破解“農村缺人”這一關鍵問題,壽寧縣積極探索“黨建+産業+新農人”的鄉村振興特色模式,出臺“新農人”回村工程實施方案,配套實施“十條”措施,千方百計吸引從事農業生産經營、鄉村電商、鄉村農旅發展等各類人才返鄉就業創業。目前,該縣“新農人”隊伍已達1.5萬人,他們發揮技術、資金、信息、人脈等優勢,在鄉村的廣闊天地間大顯身手,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700多個,打造旅遊民宿、電商直播、花卉基地等新業態400多家,成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力軍。

  科技,作為産業發展的強大引擎,正推動著各地産業的蓬勃興起。這個夏天,古田縣大甲鎮前桃村的竹蓀喜獲豐收。市級科技特派員阮碧媛介紹,為助力合作社發展竹蓀産業,大甲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的科技特派員主動發揮專業優勢,從原料配比到栽培時序,從發菌管理到出菇養護,全流程指導助力合作社,解決了生産中的諸多技術難題。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我市積極推動農業、林業、漁業等多領域的專家參與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對口支援和公益服務活動,讓農戶受益,推動産業升級。

  産品不僅要産得好,更要賣得好。緊抓電商“風口”,近些年,我市越來越多主播在鄉村間成長,帶動周邊的名優特農産品銷售,助力鄉村振興及文旅融合——

  屏南縣加力服務,培育電商人才,助力土特産打開“雲”銷路,註冊電商企業達數百家;霞浦縣建設京東智慧物流園、縣級物流配送中心、鎮村級物流服務站點,讓海産品“鮮”達四方;福鼎市管陽鎮,村幹部帶頭搭建“村官直播間”,以“村官”的特殊角色帶動農産品銷售……

  山海相依、地形複雜是寧德實際。為此,寧德努力克服“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條件束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探索多元化、差異化發展之路。

  深入謀劃發展,寧德穩步實施特色優勢農業龍頭帶動、科技興農、數字賦能、品牌增值等四大專項行動;實施一個特色産業落實一個規劃、一本藍皮書、一個展示館、一批龍頭企業、一個科研機構、一個數字平臺、一套政策體系、一個産業基金等“八個一”工程;建設農業小微園、電商園、物流園、食品加工園,持續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融合創新、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融合壯大。 

  同時,寧德持續加強農業品牌建設,實施“三品一標”行動,培育綠色、有機、名特優新農産品,實施“公用品牌+企業品牌”雙軌戰略,培育“福農優品”品牌矩陣,打造“0593寧德號”市級區域公用品牌,搭建電商平臺,通過線上“商城+直播”,線下“體驗店+展會”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推廣優質農産品。

  受益於政策、人才、科技等各方面要素支持,如今,古田銀耳、福鼎白茶、福安葡萄、蕉城大黃魚、霞浦海參、柘榮太子參、周寧高山花卉、壽寧烏茶、屏南高山蔬菜等金字品牌越來越閃亮,為閩東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勁的動力。(記者 陳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