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寧德周寧硋窯村:宋瓷煥新彩 古村啟新程
2025-11-18 09:27:24來源:閩東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

  原標題:周寧硋窯村:宋瓷煥新彩 古村啟新程

  11月11日,踏入周寧縣泗橋鄉硋窯村的周寧宋瓷文化展示館,一件件精美的瓷器、一片片古樸的瓷片、一組組復原的制瓷工具有序陳列,讓遊客沉浸式感受宋瓷文化的獨特魅力。

  曾經的硋窯村,村民多以農業種植和外出經商務工為生,村集體經濟收入渠道單一,經營性收入不足。2021年,村兩委立足村情實際,明確將振興陶瓷業作為鄉村發展的抓手,將目光投向那片沉睡的“寶藏”——宋代硋窯遺址與傳承千年的制瓷工藝,開啟了“文化賦能、産業融合”的振興之路。

  “硋窯村的名字就藏著我們的根。”硋窯村黨支部書記林興平介紹,村裏的陶瓷工藝可追溯至宋代,豐富的高嶺土資源曾孕育出“百窯連珠”的繁盛景象,雖歷經歲月變遷,卻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産。近年來,村裏在宋瓷窯遺址挖掘出青瓷、影青釉、白瓷等文物,這些發現為陶瓷業復蘇提供了重要依據。

  以此契機,村裏系統性開展宋代制瓷工藝挖掘整理,先後建成宋瓷文化展示館與手工制瓷體驗館,通過文物陳列、技藝演示、互動體驗,讓沉睡的宋瓷“活”起來,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打卡。

  文化的活力,關鍵在人。為了給傳統産業注入生命力,硋窯村積極引導待業大學生、青年投身文化傳承與創新,註冊成立“周寧宋瓷文化産業發展有限公司”。首批5名青年潛心鑽研,在保留宋代工藝精髓的基礎上,融入現代審美與實用需求,開發出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的陶瓷新品,讓古老技藝煥發出時代光彩。

  宋瓷“活”起來,帶動鄉村“旺”起來。硋窯村以陶瓷文化為紐帶,整合660畝耕地、5300畝林地資源,成立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流轉130畝拋荒土地發展巨峰葡萄、陽光玫瑰等農業産業,利用優質山溪水養殖黃翅魚、甲魚等水産品,形成“瓷文化+特色種養”的多元産業格局,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就近務工實現穩定增收,曾經的偏遠山村走上了“産業興、百姓富”的道路。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深挖陶瓷文化內涵,推動陶瓷技藝與現代設計融合。同時,規劃建設瀑布步道、原始森林順嶺步道、趣味農場等項目,推動陶瓷文化與鄉村旅遊深度融合,讓遊客不僅能看到宋瓷、體驗制瓷,還能留下來、住下來,感受硋窯獨特的魅力。”林興平説。(魏知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