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潖江曲藝團傳承粵劇經典

2017-04-07 15:15:22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董健雄 責編:

  “小龍女書囑楊郎,珍重萬千……”3月31日晚,《楊過與小龍女絕情谷相遇》的粵劇唱段緩緩從佛岡縣文化館二樓傳出,伴隨著鑼鼓、二胡、揚琴等樂器的清脆鏗鏘的聲音,在雨後的夜晚顯得十分的清脆動聽。這是佛岡縣民間團體——潖江曲藝團(以下簡稱曲藝團)的例行排練場景。

  從2012年5月成立至今,潖江曲藝團走過了5個春秋。如今,曲藝團辦得越來越有聲有色。這個業餘粵劇團從“私伙局”開始,自籌資金、排練自編劇本、免費演出,越“玩”越大。

  曲藝團目前已經發展到30人,大部分人都為退休人員,還有商人、老師、公務員等。據了解,在2015年舉辦的“廣東省第八屆群眾戲劇曲藝花會”,曲藝團的現代劇《拉良配》榮獲戲劇類銀獎。作為“送戲下鄉”的主力軍,曲藝團每年完成政府下發的“送戲下鄉”任務至少15場,受到廣大群眾好評。

  發展維艱,曾遭驅趕

  “佛岡是有粵劇傳統的,作為四大劇種之一,也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我們不能丟棄!”3月31日晚,在排練現場,曲藝團團長黃夢權向記者講述了曲藝團的發展史

  2012年5月,以粵劇為主要表演形式的潖江曲藝團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不能後繼無人,想到這個我各方面聯絡愛好戲劇的人,自費發起成立這個無經費的業餘粵劇團。”黃夢權説。

  當時,“私伙局”只有15人,活動條件也十分簡陋,僅有的幾件樂器都是團員從家裏搬來的,團員以每月上交20元會費維持團內日常活動。當時遇到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排練活動場地。

  “剛開始,我們動員商店老闆給我們提供場地表演排練,但是搬運物資、遷就商家時間讓我們身心俱疲。合作的老闆換了一個又一個,我們的場地也換了一個又一個。”黃夢權表示,由於沒有場地練習,曲藝團曾在公共地方排練,因為噪音問題被周邊市民投訴,甚至還被警察驅趕過。“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我們現在有固定場地安心多了。”黃夢權説。

  2014年,在佛岡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縣文化館二樓成為曲藝團活動場地。目前,每週一、五晚上成為團內活動日,不少住在附近的居民都會來欣賞他們的粵劇表演。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