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團廣州市委員會舉辦革命先驅俞秀松生平展

2017-05-05 13:23:35 來源:國際在線 編輯:陳偉讚 責編:董健雄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為紀念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成立95週年、“五四”運動98週年,由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中共廣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等聯合舉辦的《秀松長青——革命先驅俞秀松生平展》于5月3日在廣州農講所紀念館面向公眾開放,引導全市廣大團員青年追隨革命先驅的奮鬥足跡,回溯“團一大”的那段紅色歷史,傳承和弘揚偉大的革命精神。

  革命先驅俞秀松生平展將免費開放至7月中旬

  據廣州青運史研究委員會研究室主任連莎介紹,該展覽自今年5月3日起將免費開放到7月15日,展出內容包括有250張珍貴的歷史照片和俞秀松生前使用過的筆筒、鎮紙、柯達相機等實物。此次人物展旨在通過俞秀松的成長經歷及革命事跡,回顧黨團光輝歷程的點滴片段,引導全市廣大團員青年深刻認識和全面了解中國共青團建團95年來的光輝歷程,緬懷革命先驅,繼承革命傳統。

  據悉,俞秀松是中國共産黨早期傑出的革命活動家、堅強的無産階級戰士、中國共産黨最早的黨員之一,中國共青團的創始人之一、團中央書記,他忠於黨和人民,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建立了不朽業績。1922年5月5日至1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團一大”)在廣州東園召開,俞秀松以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代表和杭州社會主義青年團代表的雙重身份,參加了“團一大”,當選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並擔任執行委員會政治部主任。

  時至今日,團一大紀念廣場的紀念碑座上仍刻有當年群英聚東園,“團一大”全體代表群策群力研定綱領,制定章程的會議場景。“這些革命先輩們的創業精神,尤其是犧牲精神影響深遠,激勵和鼓舞了一代代青年人覺醒和奮起,對於當代的青年人而言仍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連莎表示。

  團市委發起史料尋訪之旅還原“團一大”歷史

  近年來,為力求真實地還原“團一大”在廣州召開前後的中國社會歷史背景、會議情況、人物及其重要影響,團市委發起了多次“團一大”史料蒐集尋訪之旅。最近一次在2014年,廣州青運史研究工作人員遠赴俄羅斯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地尋找紅色足跡,取得了一批上世紀20年代珍貴的早期黨團組織活動檔案資料,受到業內專家、學者及相關黨團組織的熱切關注。

  在尋檔的過程中,俄羅斯尋檔組發現了青年共産國際幫助中國建團的證據和雙方密切往來的信件,這些資料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建立和團一大召開的重要歷史背景資料,絕大部分為首次發現,是研究青年共産國際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及關係的極為重要的資料。

  歷史證明,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從1922年5月在廣州東園誕生後,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經歷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烽火考驗和鍛鍊,作為中國共産黨的忠實助手和後備軍,為新中國的建立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及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今後,中國共青團仍將始終站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前沿,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目前,團廣州市委直屬管理的團組織共93個,全市基層團組織22330個,其中基層團委894個、基層團工委150個、團總支1369個、團支部19917個;全市共有省外、省內市外駐穗團工委37個;全市團幹部數16084人;全市14—35周歲青年常住人口539.2萬人;由廣州管理的團員共40.73萬人,其中全市市屬在校學生團員27.6萬人,佔廣州管理團員總數的67.76%。(供稿 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 編輯 蔡林聰 耿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