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創新發展的熱潮,正在引起全球關注。
德國當地時間4月26日,美的集團董事長、總裁方洪波等人冒著風雪到訪德國機器人巨頭庫卡集團總部。收購庫卡,正在讓美的集團的全球化運營和科技創新進入嶄新的高度。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發表文章稱,“發明和創新,正把整個珠江三角洲轉變成先進的製造業集群”。
一大批創新企業正在珠三角快速崛起。數據統計,2016年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19857家,總量居全國第一。其中珠三角地區有18880家,同比增長78.8%。僅一年間,珠三角地區高新技術企業新增8320家,幾乎相當於日均新增22家高新技術企業。
5月6日,在由中國建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中心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聯合舉辦的“榜樣的力量——2016‘FIT粵’科創先鋒大賽”頒獎典禮上,《2016年珠三角企業創新報告》正式發佈,受到了在場科技企業的強烈關注。
南方日報聯合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中國建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中心,深入調研上百家珠三角企業,把脈珠三角發展最新趨勢,形成了該報告。報告指出,站在世界創新的風口上,珠三角企業積極參與創新全球化,借力科技創新實現産業內外跨界重組、完成企業戰略的自我升級,尋求全新增長動能。
數據還表明,2011年—2015年廣東省研發投入持續增長,年均增長率達14.56%,其2015年研發投入比重較2011年增長71.99%。廣東正在從跟隨模倣式創新向源頭創新、引領式創新躍升,成為全國創新驅動發展的前沿高地。
全球化
嵌入全球化環流 在世界舞臺上創新
從昔日生産山寨機、玩具、鞋襪,到如今生産自主品牌手機、無人機、工業母機……被稱為“世界工廠”的珠三角,正在向著創新高地躍進。數據顯示,2016年,珠三角自創區發明專利申請14.93萬件,同比增長49.9%,發明專利授權3.74萬件,連續5年保持16.38%增速增長。
這背後,一大批珠三角企業主動邁向全球化創新環流,華為、億航、美的、TCL、柔宇等企業聚集全球創新資源能力不斷增強。以深圳為例,截至2016年,深圳已支持企業、科研機構在全球建成250余家研發中心。
2012年,29歲的劉自鴻在美國矽谷、深圳和香港同步創立柔宇科技。僅兩年後,柔宇便創造了打破世界紀錄的新型超薄彩色柔性顯示屏,其厚度僅有0.01毫米。柔宇科技創立四年市值突破30億美金,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獨角獸科技創業公司之一,並在國內外儲備了超過700項知識産權。
劉自鴻表示,之所以選擇在矽谷、深圳、香港同步創業,是因為矽谷有柔宇需要的人才和研發資源,深圳的研發人才和配套的産業鏈也十分重要,香港則具有對接國際供應鏈和市場的自由化平臺。
報告分析稱,通過跨國並購配置全球創新資源,正在成為珠三角企業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趨勢。2014年以後,珠三角企業開始更多在亞洲的日韓等國,以及美國和歐洲國家開展並購活動,其中歐洲投資的增長趨勢更為明顯,這一併購熱潮源於歐洲企業跟中國當下産業結構的巨大互補性。
通過並購這些“隱形冠軍”企業,可節省大量研發時間和少走不少彎路。而歐債危機使得歐洲公司的整體估值普遍降低,這對擬進行並購的珠三角企業形成了較強的吸引力。
縮短技術積累的時間,降低技術開發的風險,是珠三角企業開展並購活動的最大動力之一。美的並購庫卡,美的視庫卡為進一步提升自動化産業産品和服務的首選合作夥伴。方洪波認為,把中國的市場優勢和德國庫卡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優勢結合起來,就能把相關産業做大,也能做出更多“工業4.0”對接中國製造2025的樣板。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我們現在更應該將目光放遠,要在國際舞臺上吸引資源。”科通芯城董事長、硬蛋創始人康敬偉表示。
![](https://big5.cri.cn/gate/big5/crionline-media.cri.cn/M00/C1/4F/CqgNOljcaLyAOJDkAAAAAAAAAAA1560582.icon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