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投資需求迅猛增長下半年或重回上行趨勢
儘管隨著法國大選“黑天鵝”消失,黃金避險需求回落導致金價在月初迎來下跌,但上周,受到美國零售數據走軟的影響,黃金市場整體重回上行走勢。
事實上,去年以來,黃金市場整體呈現震蕩走勢,美國大選、英國脫歐等事件頻繁擾動市場。對於去年年度黃金市場的波動,獨立大宗商品研究機構CPM公司、中國黃金協會和廣東南方黃金市場研究院上周聯合發佈了《CPM黃金年鑒2017》,對上年度黃金市場的波動以及2017年市場宏觀可能趨勢作出分析。
CPM研究認為,2017年,黃金走勢波動的主要影響因素依舊是特朗普政府的施政政策和美聯儲加息節奏,但其表示,儘管2017年上半年,黃金市場將由於政策預期不明朗面臨震蕩,但進入下半年後,對特朗普政府缺乏實質性改革的不滿將可能會導致金融市場情緒逆轉,導致資金從股市撤出轉投黃金,而對黃金投資需求的增長也有望在下半年繼續支撐金價上行。
中國為主要增持國之一
上周,隨著美國零售銷售、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出爐,黃金再度迎來上漲。上週五,美元短線急跌,現貨黃金飆升,美市盤中最高上探至1231.76美元/盎司,離開8周低點,金價在1230一線波動,但盤中衝高回落。不過,上週全周看,累計收漲0.40美元,漲幅0.03%,收報1228.20美元/盎司,最高上探1236.60美元/盎司,最低下探1213.95美元/盎司,整體仍在上行當中。
而從更長的區間看,黃金市場自上半年起伏不斷,從去年底的下跌後,今年初兩個月的上漲,到隨後的震蕩上升,再到此前避險需求回落後掉頭向下,經歷了多重波動,黃金市場的長期走勢也因此更為撲朔迷離,不少機構對於黃金市場未來的判斷仍具有較大的分歧。
CPM集團認為,從需求的角度看,黃金市場在中長期面臨支持。CPM在13日發佈的年鑒中表示,過去一年,各國央行仍是黃金的凈買入方,已經連續九年凈增持黃金儲備2016年,各國央行黃金總買入量達到1095萬盎司,其中,俄羅斯、中國和哈薩克斯坦三國的買入量佔總量的93%。其特別指出,中國央行作為黃金市場的主要增持方,但仍是三大主要買入方之一,且儘管2016年第四季度增持放慢,年鑒認為,2017年中國央行可能重新入市大手筆買入。
據了解,2008年開始,各國央行開始持續凈增持黃金,投資者和央行的黃金需求同時上漲成為推動金價上漲並保持高位的關鍵力量,而2017年各國央行或有望繼續增持800萬盎司的黃金儲備。年鑒認為,儘管近年來在需求上升的同時,黃金總供應量也在同步增長,但未來供需平衡或將被打破,中長期看,這將非常利好于金價走高。
同時,全球市場整體看,針對黃金的投資需求也砸不斷增長。年鑒統計顯示,2016年黃金投資需求量上升至2740萬盎司,凈投資需求增長值2012年來的最高水準。
值得指出的是,儘管2013年至2015年之間黃金投資需求相對疲軟,但以歷史標準衡量仍然處於高位,基本延續了2002年來投資需求不斷增高的態勢。年鑒認為,黃金投資需求日益增長主要是因為隨著時間推移,驅動黃金投資需求走高的很多政治和緊急因素愈加惡化。
CPM預計,2017年黃金投資需求仍將維持高位,這也將為今年的金價提供支撐,在年內主要的驅動因素將是在通脹率和儲蓄率溫和走高的大環境下,投資者將把黃金作為避險資産和貨幣風險的對衝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