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平臺機制漸趨完善 東莞“倍增計劃”初顯成效

2017-05-31 16:14:48 來源:國際在線 編輯:陳偉讚 責編:董健雄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以不到全國萬分之三的土地,創造了超過全國百分之一的工業總産值,這是東莞的驕傲。但隨著人口紅利逐步消失、土地資源日益稀缺,按傳統外延擴張的發展模式,東莞難以有再向上的空間。為此,東莞提出了“集約”發展路徑,其中“倍增計劃”作為“集約”發展的主力軍,率先打響東莞突圍之戰。

  所謂“倍增計劃”,就是在全市範圍內選取200家企業作為試點(實際選取了214家),力爭用3至5年時間,推動試點企業實現規模與效益的倍增。為此,東莞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出20條政策“幹貨”,從創新政策、産業、土地,到資本、人才要素供給,強力支持企業內涵增長和集約轉型。

  圍繞著“倍增計劃”一號文等要求,以及“到位一批財政資金、解決一批企業需求、形成一批扶持政策”等任務要求,各責任部門和鎮街快速行動予以落實,各試點企業積極響應,平臺搭建、摸底診斷、政策梳理和資金撥付都有初步成果,在全市掀起了一股熱議倍增、推進倍增的熱潮。

  倍增成效

  一季度倍增企業工業增速“耀眼”

  為了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産業集約發展水準,東莞于去年底提出實施“重點企業規模與效益倍增計劃”。今年2月初,東莞市遴選出214家倍增試點企業,力爭用3至5年時間,推動試點企業實現規模與效益倍增。同時,228家後備企業庫的建立,市政府2017年一號文的出臺,都標誌著“倍增計劃”拉開序幕。自“倍增計劃”實施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部門、鎮街(園區)的努力下,各項工作行動迅速,緊緊圍繞“到位一批財政資金、解決一批企業需求、形成一批扶持政策、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在全市範圍內形成了關注倍增、熱議倍增、推進倍增的濃厚氛圍。社會各界尤其是企業界,給予“倍增計劃”高度的評價。

  善政已出,關鍵是把“倍增計劃”做嚴、做細、做實,而這需要從體制機制、系統平臺等方面高屋建瓴地統籌佈局。鋻於此,在第一季度內諸多任務快速地推進:東莞市完成市倍增計劃工作領導小組、倍增辦等機構的搭建;出臺市、鎮兩級領導按企業規模“一對一”挂點方案;匯總形成政策、落實細則、指引,初步建立專業服務資源池,開展企業專家“把脈”等。

  這些工作的初步效果也逐漸顯現。數據顯示,一季度182家規模以上“倍增計劃”工業企業(不含名譽試點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62億元,同比增長18.6%,比全市平均水準高8.6個百分點。182家規模以上“倍增計劃”工業企業稅收18.9億元,同比增長70.96%,比全市工業稅收高8.55個百分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