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中山以“文化+”提升特色小鎮魅力

2017-06-15 10:53:35 來源:國際在線 編輯:陳偉讚 責編:董健雄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為融入獨特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號,不斷豐富特色小鎮文化內涵,使特色小鎮整體人文環境更加優美,中山市積極以“文化+”提升特色小鎮文化發展水準,推動文化與特色小鎮融合創新發展。

  完善特色小鎮文化設施

  一是以需求為導向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和服務網絡,積極打造“十分鐘文化圈”,使每萬人配套公共文化設施室內面積不少於1500㎡。二是設立室內建築面積不少於2000㎡的特色小鎮綜合性文體活動中心,內設有24小時智慧圖書館、老年人活動功能場室、青少年活動功能場室、綜合排練廳、綜藝廳、多功能展示廳等文化功能場館,實現WIFI全覆蓋。三是明確規定特色小鎮戶外文體廣場面積不少於4000㎡,並配置相應的文體活動器材和戶外演出舞臺,為特色小鎮文化休閒生活提供充足的公共文化活動空間。

  加強特色小鎮文化遺産保護

  一是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利用,做好特色小鎮區域內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的調查、挖掘和保護工作。加大對文保單位和不可移動文物的修繕維護,建立完善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機制,大力扶持特色小鎮建立展示館,或建立非遺傳習所和傳承基地。二是注重傳統文化的創新利用,將特色小鎮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融入生産生活,形成特色鮮明的區域歷史文化標識。

  豐富特色小鎮公共文化服務供給

  一是將優質文化資源向特色小鎮傾斜,不斷豐富特色小鎮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堅持舉辦常態化的全民閱讀、文藝演出、文藝培訓、展覽展示、文化講座等群眾性文化活動。二是推進“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打造“中山文化雲”平臺,搭建公共文化服務供需對接平臺,增強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三是出臺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指導目錄,鼓勵個特色小鎮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支持引入社會力量開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動。

  打造特色小鎮文化藝術品牌

  一是堅持立足於特色小鎮歷史文化積澱和文化生態,充分整合各類優質文化資源,搭建文化藝術展示、表演、交流平臺,打造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文化藝術品牌,為特色小鎮建設凝聚文化藝術人才資源。二是支持特色小鎮結合自身的資源積極舉辦國際、國內知名文化藝術和文化會展活動,樹立特色小鎮的文化品牌,充分發揮文化在特色小鎮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推動特色小鎮文化産業優化升級

  一是通過“文化+”的方式推動文化創意與産品設計、研發、製造、包裝等融合發展,提升産品的文化內涵和附加值,積極培育和引進文化及相關産業,打造有特色、有規模、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企業和文化産業集群。二是是依託歷史文化建築、歷史街區和舊廠房改造等特色資源,大力發展特色文化産業和文化旅遊業。三是營造良好的文化消費環境,推動商業服務與文化消費融合發展,力促特色小鎮文化及相關産業的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5%。(供稿 中山市文廣新局 編輯 陳偉讚 林小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