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香江二十年:稅收助力港企千帆共競
![](https://big5.cri.cn/gate/big5/crionline-media.cri.cn/M00/C1/4F/CqgNOljcaLyAOJDkAAAAAAAAAAA1560582.icon6.jpg)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粵港兩地山海相連,歷來保持著密切的經濟貿易關係。香港回歸20年來,粵港商貿交流更加頻繁,為兩地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注入了強大動力。據統計,截至香港回歸20週年之際,廣東稅務部門所轄的“走出去”企業中,赴香港經營的企業有1002戶(不含深圳,以下同),佔廣東所有“走出去”企業的60.18%,其中直接投資香港的企業共962戶,總協議投資額達131.78億美元。
以稅為舟:為粵港交流合作搭建廣闊舞臺
以稅收搭臺,促進企業、行業多層面深化交流,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是新時期廣東稅務部門助力粵港融合發展的新嘗試。
企業層面,搭建平臺加強合作交流,盤活粵港區域經濟融合發展的“細胞”。2016年4月,廣東稅務機關在廣州舉辦了“服務‘一帶一路’,稅收春風護航”主題宣傳活動,攜手香港、澳門稅務學會為到場的120家“走出去”企業提供了詳盡的稅收財會輔導,為粵港澳企業提供更寬廣的涉稅問題諮詢渠道,也正是在此次交流會上,廣東稅務機關提出了搭建粵港澳稅務合作與交流平臺、建立粵港澳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的舉措。
行業層面,廣東稅務界進一步加大與香港會計界和稅務界交流,經過10年的不懈努力,以粵港澳臺稅收徵管研討會為代表的一系列行業交流會議,已逐步發展成粵港澳稅收學術交流、資訊互通、合作發展的重要載體。在去年召開的第十一屆粵港澳臺稅收徵管研討會上,廣東省稅務學會全面詳細地介紹了廣東稅務部門緊跟形勢發展,在電子稅務局、電子發票、稅務機器人、無紙化退稅系統等方面的一系列領先做法,吸引了其他三地參會代表的高度關注。今年4月,廣東稅務部門舉辦稅收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研討會,為粵港兩地企業仔細講解兩地稅法差異、多邊稅收條約和避免雙重徵稅協定,幫助企業防範稅收風險,得到了來自粵港澳三地的政府、企業、專家多方參與和大力點讚。
稅收築夢:讓兩大發展機遇觸手可及
今年3月,“粵港澳大灣區”首次出現在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廣東境內的九個城市和香港、澳門,將通過優勢互補、資源配置,發揮對周邊地區、乃至整個國家的輻射帶動作用;今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建設的宏偉藍圖正在轉化為清晰可見的路線圖。在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下,區域合作、國際合作的深度、廣度、速度前所未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成為粵港兩地的重大發展機遇。
站在海上絲綢之路“出海口”的香港,被喻為“一帶一路”的“超級聯繫人”。香港成熟的金融服務體系是珠三角企業“走出去”登上國際舞臺的“最佳踏板”,而珠三角潛力無限的市場則是港企賴以拓土開疆的重要資源。粵港兩地産業結構的高度互補性,讓“粵港合作”成為“粵港共贏”。要讓粵港兩地企業把握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黃金機遇”,廣東稅務部門把目光聚焦在“服務”二字上。
潮涌香江二十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粵港融合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廣東稅務部門將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創新稅收管理和服務手段,推動構建粵港兩地更開放的經濟結構、更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更強大的集聚外溢功能、更發達的國際商貿網絡。(供稿 廣東省國家稅務局 編輯 陳偉讚 林小英)
![](https://big5.cri.cn/gate/big5/crionline-media.cri.cn/M00/C1/4F/CqgNOljcaLyAOJDkAAAAAAAAAAA1560582.icon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