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將修復11條生態廊道
南方日報訊 (記者/杜艷)日前,記者從深圳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2016年到2025年,深圳將修復11條生態廊道,鳳凰山—羊臺山—長陂嶺區域綠地與西部濱海生態景觀帶等5條生態廊道已被列入首期啟動項目。
深圳是森林之城、公園之城,也是動物之城。調查結果顯示:深圳市陸域脊椎動物總計498種(含亞種),維管植物近2100種,發現在深圳市域內共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2種。
按照《深圳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6—2025)》的要求,2016年到2025年,深圳市將規劃修復或新建11條生態廊道。其中,2016—2018年,首批啟動修復鳳凰山—羊臺山—長陂嶺區域綠地與西部濱海生態景觀帶、塘朗山—梅林山—銀湖山區域綠地與北部生態景觀帶、清林徑—坪地區域綠地—松子坑區域綠地與三洲田—馬巒山—田頭山區域綠地等5條生態廊道。
據專家介紹,深圳市多年來持續推進林相改造,生態基礎、森林本底基礎好,生態廊道基本貫通,但部分存在橋梁、建築、道路等阻隔。利用生態廊道構建城市生態綠色網絡,把自然公園、自然保護區、公園綠地和道路綠地等點線面結合起來,將為珍稀植物和野生動物的遷徙、棲息及保護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深圳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已進入攻堅期,森林品質精準提升、綠色福利空間建設、綠色生態水網、生物多樣性保育、特色主題公園建設、全民自然教育建設等重點工程正穩步推進中。伴隨各項生態工程的陸續完工,大尺度、高品質綠色空間將實現聯通和完善,大大增添動物福利。
據了解,未來一年,深圳市將開展一系列的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宣傳活動,提升公眾對“創森”工作的知曉率和支持率。重點推進生態環境體系、休閒産業體系、生態文化體系和創新驅動四大體系建設,實施森林品質精準提升、綠色福利空間建設、綠色生態水網、生物多樣性保育、特色主題公園建設、森林小鎮建設、全民自然教育建設等重點工程。
目前,全市已改造提升深圳灣濕地公園、中心濕地公園、華僑城濕地公園等8個濕地公園,新建成香蜜公園、人才公園等兩個特色主題公園,建成9條花卉景觀大道、11個花漾街區和40多個街心花園、社區公園,整治行道樹樹穴約5萬個,懸挂植物名牌11萬塊,初步建成4個森林小鎮,其中鹽田區梅沙街道成功入圍“全國最美森林小鎮100例”,並成為首例被集中展示和宣傳推廣的生態旅遊型“森林小鎮”,光明新區的森林小鎮也在選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