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生態現代協同發展新優勢
原標題:河源市委書記丁紅都:用“兩個河源”發展思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 構建生態現代協同發展新優勢
不久前,河源市委書記丁紅都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要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二屆二次、三次全會及省兩會精神,動員全市黨員幹部群眾奮力開啟新時代河源決勝小康、率先振興、同步現代化的新征程,為把廣東建成向世界展示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窗口”和“示範區”作出河源的新貢獻。河源市委七屆四次全會提出了把河源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的戰略定位,提出了生態河源、現代河源“兩個河源”的發展思路,河源要順勢而謀、借勢而起,確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南方日報記者 蔣才虎 通訊員 程學勇
用足用好重大戰略機遇
南方日報: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一。面對新的任務和要求,河源如何謀劃今後發展大局?
丁紅都:河源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科學謀劃河源未來30年的發展,確保順利完成省委交給我們在粵東西北率先振興的任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書寫河源新篇章、作出河源新貢獻。
過去一年,河源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平穩發展態勢,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民生事業得到較大發展,綜合交通網絡初步形成,産業加快轉型升級,都市經濟邁開新步伐,環境品質穩步提升,社會保持和諧穩定,政治生態不斷凈化。上述各項事業的進步為我們謀劃河源未來發展打下了較好基礎。
我們要善於運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歷史思維、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謀劃河源發展,堅決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確保中央和省委政令在河源暢通無阻。
省委對河源寄予厚望,明確提出河源在粵東西北要率先振興。站在新的起點,面對新的任務和要求,河源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把發展的路子走對走好走穩。不久前召開的河源市委七屆四次全會提出了把河源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的戰略定位。這一定位,是結合了黨的十九大精神、省委省政府對河源發展的總體佈局要求、國家有關部委及省直相關部門的研究論證,以及河源與粵港澳大灣區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經貿聯繫交流密切,交通方便快捷的區位條件來考慮的。
河源市委七屆四次全會還提出了生態河源、現代河源“兩個河源”的發展思路。按照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河源既有部分區域屬於粵北山區生態屏障的生態發展區,又有部分區域是與珠三角連成一體、地形地貌基本一致的重點發展區。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提出要改變把粵東西北作為同類地區的思維定勢,河源既可充分發揮粵北山區的生態優勢,打造山青水綠、環境優美的生態河源;又可發揮珠三角地區的地緣優勢,打造經濟發達、人民富裕的現代河源,構建生態、現代協同發展的新優勢。
我們相信,用“兩個河源”的生動實踐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必然走出河源發展的康莊大道。我們按照中央“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戰略部署,決心到2020年完成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任務、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在粵東西北率先振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050年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要順勢而謀、借勢而起,用足用好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綠色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充分發揮河源日益凸顯的交通、區位、空間、生態、資源等優勢,努力實現跨越發展、後發先至,確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源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打造大灣區東北部交通樞紐
南方日報: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各項工作意義重大。河源市委七屆四次全會指出,今年河源改革發展任務十分繁重。河源準備從哪些方面著手開展相關工作?
丁紅都:建市30年來,河源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為今後發展打下較好基礎,堅定了我們率先振興的決心。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鍵要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河源將從十個方面開展相關工作: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著力提高扶貧品質成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交通樞紐,強化現代要素向河源便捷流通的區位優勢;實施都市經濟帶動戰略,形成現代要素向中心城區集聚的發展態勢;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産業加快轉型升級;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縣域經濟提質增效發展;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打造河源營商環境新優勢;主動提升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功能,加快培育河源開放型經濟全要素;堅持綠色發展引領,高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以人民為中心的幸福“心城”,加快發展民生事業。
近期,中國中鐵、中國交建、中國金茂、中國葛洲壩集團、中國鐵建等五家央企分別與河源簽下千億元以上意向投資,將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綜合開發、城市綜合體建設、城市運營、水利水電、産業園區開發、特色小鎮建設、現代服務業等眾多領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謀求共贏發展。河源與中國聯通廣東分公司、阿裡巴巴、廣汽集團、中國海洋航空集團、香港嘉華集團等16家大型知名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意向合作項目涵蓋信息産業、城市建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高端製造業、大數據等領域。
■實現新作為
河源國家高新區:
力爭2020年建成千億級産業園區
河源市高新區于2003年6月啟動開發建設,2015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高新區,成為粵東西北地區首個國家高新區。15年來,該區累計投入90多億元建設資金,帶動社會投資600億元,引進工業項目330多個,規上企業113家,已形成以手機為主的電子信息、以模具為主的精密機械製造兩大主導産業,是“廣東省手機生産基地”和“全球四大模具製造基地之一”。
目前,該區擁有科技企業孵化器、河源廣工大協同創新研究院兩大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以及國家通訊終端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等“國字號”平臺,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30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39家,佔全市總數的38.2%,深河金地創谷等一批科技孵化中心和行業技術開發中心相繼建設,園區多層次、全方位的創新體系加快形成。
到2020年,該區力爭建成千億級産業園區,進入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前100名,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高度融合的園區技術創新體系。
打造河源都市經濟發展“龍頭”
近年來,河源中心城區擴容提質取得新成效,截至2016年底,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4.2%,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江東新區被列為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試點。
《河源市中心城區擴容提質建設規劃》確定城市發展目標為“全國低碳示範城市、環珠三角新興産業集聚地、嶺南健康休閒旅遊名城、現代生態園林城市”,擴容提質總體策略為“東拓西優、南擴北連、中心提升”。“東拓”即大力實施跨江發展戰略,建設江東新區。
江東新區是河源市城市擴容的主戰場、未來城市發展核心。新區成立以來,堅持高端發展、組團發展、集約發展、産城融合,以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城市首位度來謀劃新區的人口規模、産業形態、城市功能,傾力打造河源都市經濟發展“龍頭”。
在255個相對貧困村中建抓黨建強治理促脫貧示範村
根據中央和省委關於加強基層建設的要求,為進一步突出基層黨建工作的示範引領作用,推進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精準扶貧的相融共進,河源市委決定在全市255個相對貧困村中創建“抓黨建強治理促脫貧示範村”,努力把相對貧困村打造成為黨建示範村、精準扶貧示範村、新農村示範村。
為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深圳大鵬新區、源城區政府與深圳農科集團實施大手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聯手打造埔前鎮五村(埔前村、坪圍村、上村村、高圍村、陂角村)連片田園綜合體,打造集“農、養、旅、居”于一體的複合型美麗鄉村。按照該區部署,埔前鎮16個行政村今年要完成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並基本達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建設標準,5個省定貧困村打造成示範村標兵;到2020年,全區28個行政村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實現環境美、産業美、生活美和鄉風美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