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廣東農企創造“公司+農戶”模式

2018-05-08 08:50:13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趙瀅溪 責編:陳夢楠

  原標題:廣東農企創造“公司+農戶”模式 帶動5.54萬合作農戶,戶均收入14.2萬元

  廣東農企創造“公司+農戶”模式

  溫氏股份技術人員與合作農戶探討養殖技術。受訪者供圖

  自動化控制系統、物聯網系統、“降解床+自動翻肥機”環保治理系統……走進雲浮市新興縣簕竹鎮欖根村委會新田村溫文選現代化家庭農場,這些現代化的元素在這裡一應俱全。

  溫文選現代化家庭農場是與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溫氏股份”)合作的家庭農場,也是溫氏股份在新興縣的5750戶合作的養殖戶之一,溫文選等5750戶農戶與溫氏股份的合作就是“公司+農戶”模式,其由溫氏股份所創造。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講到建設現代農業時指出,要“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記者發現,溫氏“公司+農戶”模式,實現了“在壯大企業的同時,有效帶動了千家萬戶發展。”

  農戶企業合作降低風險

  在與溫氏股份合作前,溫文選在新興縣做了五六年的運輸工作,2016年7月回家租了十余畝地跟溫氏合作養豬,養殖規模為2400頭/批次,年上市肉豬2批,“前期投入200多萬元,公司直接墊資170多萬元。這大大減輕了我的資金壓力。”溫文選説。

  “除了減輕資金壓力,(與溫氏合作)主要還能減低風險。”溫文選進一步表達合作給他帶來的好處,“前期投入那麼大,加上市場行情變化多端,我個人(不合作的話)肯定不敢養。”

  據了解,在風險控制上,“溫氏模式”將産業鏈風險分解為市場風險、政策風險和養殖風險。其中市場風險、政策風險和疫情風險全部由公司承擔,農戶僅承擔少量養殖風險。

  與溫文選一樣,退伍軍人溫麗堅和兩位戰友也選擇了回家鄉創業,2017年,3人共同出資30多萬元投入了欖根大坪頂養殖示範小區項目,與溫氏股份共同合作養雞,至今已經上市兩批雞,一批毛利3.5元/只,一批4.2元/只,一共上市了8萬隻,“跟溫氏合作降低很多風險,自己喂好雞就可以了,等著上市。”溫麗堅説。

  2017年底,溫文選的養豬場也出欄了2380頭豬,結算毛利220元/頭,如此下來,毛利率都有50多萬元,“不用算,現在的行情,要是自己養肯定虧本。”

  “他自己只要養好豬就行了,剩下的事就交給公司。”溫氏股份新興分公司技術服務部主任梁恒笑著説。

  緊密聯合體實現雙贏

  “通過與農戶的合作,雙方形成緊密的聯合體。”溫氏股份董事長溫志芬説,“公司+農戶”的模式,農戶投入勞動力和土地,至於養殖技術、市場甚至部分資金投入等就交給公司來處理,這樣實現了小農戶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

  “這種模式有效帶動了千家萬戶致富。”溫志芬説,2008年至2017年期間,溫氏合作家庭農場養殖總效益達到413.23億元。2017年,在全國範圍內擁有5.54萬戶合作農戶,全年合計獲養殖收益79.39億元,平均每戶是14.2萬元。

  溫氏股份的“公司+農戶”模式如何讓農戶實現致富?溫志芬認為,這種模式在生産方式上,企業與農戶以封閉式委託養殖方式進行合作,由企業負責種苗生産、飼料生産、疫病防治、技術服務、回收銷售等環節,並通過養戶管理員為農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指導服務農戶,養殖戶僅負責畜禽飼養環節。

  在利潤分配上,企業採用價格保護制度,企業在與農戶簽訂養殖合約時即確定了領取物資和成本的價格,從而使農戶收益與市場價格脫鉤,讓農戶實現“旱澇保收”,“一般情況下農戶都能得到合理的收入。”

  “溫氏迅速發展的動力之源在於建立了合理的公司與農戶利益分配機制和發展模式。”雲浮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説。

  如今,溫氏股份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優質黃玉肉雞繁育和生産基地、全球排名第二的專業化養豬企業和國內最大的豬育種基地。統計顯示,2017年,集團上市肉豬1904萬頭,穩居全國第一;肉雞87.76億隻,佔黃雞市場的20%,佔整個肉雞市場的10%,堪稱養豬養雞的“雙料龍頭”。

  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

  在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背景下,2013年,溫氏股份又創造了“公司+農戶”模式的升級版,即“公司+家庭農場”。這一模式,將農民納入到公司産業鏈條、共建共享體系之中,培育了家庭農場這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蘇家樂是溫氏的老朋友,自集團創始之初就跟著溫氏養雞。走進蘇家樂的現代化家庭農場,統一的輕鋼結構,配套風機、水簾、帳幕的環控系統,配備簡易喂料線、飲水線等自動化設備,充滿了現代化的元素,“以前養幾百隻雞都很辛苦,現在養幾萬隻都不是很辛苦。”蘇家樂説。

  溫氏股份也正是堅持為合作農戶提供全程服務和相關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技術水準和文化素質,培養他們成為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有文化的職業群體,成為以農業生産經營或服務為主要職業的新型農民。

  不僅如此,近年來,溫氏通過推進現代化家庭農場建設,促進了中國雞豬養殖由農民散養向規模化養殖的轉變過程。科學養殖與集約化生産使各種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地提升了合作農戶收益,溫氏養雞合作農戶的平均飼養規模從2010年的7500隻/批,提升到2017年的9460隻/批,溫氏養豬合作農戶平均飼養規模從2010年的320頭/批,提升到2017年的550頭/批。

  南方日報記者 黃進

  通訊員 何勇 伍廷顯

  發自雲浮新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