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深圳“創森”實踐:經濟要好,綠色不能少

2018-07-12 09:04:35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趙瀅溪 責編:陳夢楠

  原標題:每2平方公里就有1個公園,綠道密度居全省第一 深圳“創森”實踐:經濟要好,綠色不能少

  面積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深圳,2017年GDP高達2.24萬億元。在實現每平方公里GDP産出、財政收入均居全國城市首位的同時,深圳還實現了森林覆蓋率40.68%,綠道密度全省第一,全市近千個公園,平均每2平方公里就有1個……

  日前,深圳發佈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成績單,其中40項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要求。在超額完成“創森”任務的同時,深圳還構建起“山、海、田、園、城”于一體的綠色生態網絡,打造出一個“生態化、人文化、精細化”的城市綠地景觀體系。

  廣東如何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同時實現綠色發展?作為我國面積最小的一線城市,深圳在破解土地資源稀缺與生態建設用地之間矛盾,助力打造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上給出了啟示。

  ●南方日報記者 杜艷 通訊員 黎明

  綠色戰略▶▷

  國內首劃“鐵線”嚴控無序開發

  “一半是靜謐山林,一半是繁華都市”,無論是在空中俯瞰,還是打開網絡地圖,人們都會感慨于深圳在一線城市中獨有的綠色生態。

  2005年,深圳在全國率先劃定了974.5平方公里的基本生態控制線。在接近一半面積的“鐵線”內,除重大市政公用設施和公園綠地外,禁止其他開發建設。這一舉措,有力保障了城市基本生態空間和生態功能,實現了山地、森林與城市的相融與共存。

  此後,深圳在生態文明建設上不斷加碼,2014年,率先在全國推出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2015年底,吹響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號角,並迅速搭建起市、區、街道三級“創森”工作機制,啟動52項重點生態工程,出臺《深圳市森林品質精準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等6個方案,從綠色戰略、法律保障到實施方案,統籌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

  深圳還投資10.6億元實施森林精準提升工程;重點推進11條河流景觀改造;新建9個濕地公園,打造濱海濕地生態防護體系;全力加強古樹名木保護,開展全市首次大型陸生野生動物調查,保障城市生態系統安全。

  與此同時,深圳政績考核的“指揮棒”,也越來越清晰地指向生態文明建設。每年深圳都會舉辦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考核大會,考核對象為全市10個區、17個市直部門和12個重點企業的一把手;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和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時至今日,深圳森林覆蓋率達到40.68%,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5.1%,全年空氣優良天數、PM2.5年均濃度等生態環境主要指標位居全國城市前列。

  城市增綠▶▷

  鋼筋水泥裏崛起“千園之城”

  “在深圳生活,最吸引我的就是到處可以見到公園和綠地。”深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林大葉説。

  無論是繁華都市裏荔枝公園的飛瀑椰林,還是中心區裏半小時就可到達的塘朗山郊野公園裏的原生態,深圳的公園總是離人們如此之近。

  數據顯示,從改革開放初期的5個公園發展至今,深圳已坐擁942個公園,預計到2020年公園數量將達到1000個以上。與此同時,一個獨具特色的森林郊野公園—城市綜合公園—社區公園“三級公園體系”逐漸形成,市民500米可達社區公園,2公里可達城市綜合公園,5公里可達森林郊野公園。

  在所有公園全部免費開放基礎上,深圳還陸續在公園內配備五星級標準洗手間、淋浴房、書吧、兒童遊樂設施和自動降溫噴霧,並拆除圍墻,讓公園深度融入城市,實現綠化建設與城市公共産品提質、宜居功能有機統一。

  在此背景下,總長度約2443公里的深圳各級綠道網絡,還串起這些公園和城市的山、林、海、湖。據統計,深圳綠道密度達到1.22公里/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

  “綠”的昇華與城市品位的成長,成為城市價值整體提升的有力支撐。深圳人社局發佈數據顯示,2017年深圳人才引進再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5.67%,生態宜居成為人才來深的重要因素之一。

  立體綠化▶▷

  綠色創想點亮“世界著名花城”

  “城在林中,路在花中;景在城中,人在景中。”這是深圳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的美好願景。

  作為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空間最為緊張的一線城市,這意味著深圳想要出色完成創森任務,就必須尋求更多元化、更深層次的“增綠”方式。

  為此,深圳提出對標國際一流,打造“世界著名花城”。按照規劃,深圳將於2019年底建成30條以上“花卉景觀大道”、20個以上“花卉特色公園”、219個花漾街區、438個街心公園,初步塑造成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花城景象。

  道路之外,深圳還創造性地向空中要綠、屋頂要綠、墻體要綠、天橋要綠,採用立體綠化破解土地資源稀缺和生態建設用地之間的矛盾。

  借鑒德國、新加坡等發達國家經驗,印發了《深圳市立體綠化工作實施方案》,通過市民論壇、召開現場會、考核等措施,推動政府投資立體綠化項目進學校、進醫院、進社區等,並鼓勵社會投資大力推廣立體綠化,再造城市綠色空間。創森以來,深圳新增立體綠化66萬平方米。

  共建共享▶▷

  民間力量激活綠色發展強大動能

  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石、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今年4月,這些知名人士有了一個新身份——深圳市綠化大使。他們將利用自身影響力帶動更多人參與到深圳綠化與創森事業中。

  事實上,深圳民間的綠色公益力量已非常強大。依託紅樹林基金會、世界自然基金會等20家公益組織,深圳成立了廣東省首個綠色生態公益組織聯盟,率先創立國內首個自然學校和廣東省首批自然教育中心,開展豐富多彩的自然教育。

  為進一步深植綠色理念,深圳還加快推進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華大基因庫、仙湖植物園、深圳蘭科中心建設;聯合騰訊公司開展“數字創森”,激發市民與自然互動興趣;舉辦廣東省首個大型戶外音樂會——2018深圳森林音樂會,開展公園文化周、深圳灣草地音樂會等品牌活動,市民對“創森”工作的支持率、滿意度均超過95%。

  深圳還籌辦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首屆國際森林城市大會、首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黑臉琵鷺自然保育論壇,極大地提升了深圳的國際聲譽。

  以創森為契機,深圳還有著更大的綠色追求和生態夢想——到202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40.92%以上,綠化覆蓋率達50%以上;建設3條以上遠足徑,形成滿足多層級需求的全域性綠色遊憩系統;新增5個濕地公園,最大限度發揮濕地生態系統效益;建設200處科普基地和30—50個自然教育中心,基本建成以森林和濕地為載體的全民自然教育系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