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灣區行_fororder_灣區行_副本

廣東不斷創新職稱評價機制,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2019-12-17 13:39:26 來源:南方網 編輯:胡曉萌 責編:趙瀅溪

  ■廣東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新成效

  “以往在端硯行業中,部分技術能力較強的硯工早已能獨當一面,卻因為學歷低、工齡短等原因,無法獲得職稱。”廣東省正高級工藝美術師、高級技師黃超洪從事端硯雕刻設計創作已三十餘年。他曾因學歷低,遲遲未能評上高級職稱。

  隨著職稱制度改革推進,廣東省著力構建高層次人才職稱評價的“綠色通道”、貫通高技能人才和專技人才職稱評審、創新職稱評審評價方式……在職稱評價機制方面作出不少創新,進一步加快人才評價機制科學化、規範化、社會化,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綠色通道”激勵優秀人才幹事創業

  “這20年間,有一股無形的動力一直推動著我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奮進。”黃超洪説,這一“無形動力”,便是對高級工藝美術師職稱的追求,在他看來,獲得相應的職稱,是對自己從藝多年成就的認可。

  為讓更多具有真才實學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打通專業技術人才晉陞渠道,廣東省建立了高級職稱評價直接申報機制。通過這一“綠色通道”,像黃超洪這樣符合條件的優秀人才可直接申報評審高級職稱。

  在廣東省信息工程領域,只需要滿足持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在專業領域取得原創性重大研究成果或工程技術突破、曾獲得省(部)級或國家級相關獎項、得到2名本專業或相近專業正高級工程師推薦等條件,大學本科學歷以下的信息通信工程技術人才便可以破格申報高級工程師職稱。

  此外,在廣東省建築工程領域,根據新政策,取得工程師職稱後,只需滿足國家級科技成果獎獲獎項目的完成人,省(部)級科技成果獎二等獎以上獲獎項目的完成人,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以上、廣東專利優秀獎以上、廣東傑出發明人獎的主要完成人,被認定為“廣東省傳統建築名匠”的技術人才等任一條件,即可不受學歷、資歷、業績成果等條件限制直接破格進行高級職稱申報。

  “如今對於學歷、論文的要求被淡化,發明專利、行業技術標準或者有分量的技術研究報告可作為學術成果,將支持更多專業技術人才立足崗位做出實際業績和貢獻。”廣東省人才研究所所長李斌寧説。

  獲得高級職稱並非黃超洪藝術道路上的終點,近幾年他作為評委專家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職稱評審工作,為發掘行業人才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優秀人才有機會獲得破格申請的資格,對提拔、發現人才,激勵從業人員幹事創業起到積極作用,必將進一步促進行業的發展與壯大。”黃超洪説。

  打破技能人才與專技人才職業發展壁壘

  身份界限難以打破,各方面待遇存在偏差,長期以來,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有著不同的培養評價體系,一定程度存在“獨木橋”“玻璃門”等現象,讓人才職業發展渠道與空間面臨較大限制。

  為打破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的壁壘,促進兩類人才深度融合,廣東省出臺實施方案,在輕工、食品、機電、電力等領域率先開展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價工作。實施方案的落地,在廣東省逐漸搭建起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立交橋”。

  具體而言,過去職稱評審針對的是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不參評職稱,如今高技能人才也可參加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和認定。技工院校中級工班、高技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可分別按相當於中專、大專、本科學歷申報評審相應專業職稱。

  如此一來,便促進了兩類人才的深度融合。但此前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準入門檻不同,前者大多是中專、技校畢業,後者更多是本科生以上學歷,在傳統觀念裏,後者“含金量”更高。

  這使得部分群眾發出疑問:職稱制度改革後,職稱的含金量是否會有所下降?

  “長期以來,兩支人才隊伍在評價方式、評價標準、級別模式、管理模式上都有差別。如今社會上涌現出許多優秀技師,但他們卻很難獲得工程師資格。”李斌寧説,這意味著不管技術標準等級如何變化,高技能人才的職業標簽始終是“工人”二字,降低了其工作的積極性。

  隨著高技能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的貫通,兩者的身份界限被打破,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壁壘得以破除,人才的成長渠道更加暢通。

  “高技能人才得以評職稱,不僅不會降低職稱的含金量,反而會幫助消除‘重學歷輕技能’的傳統觀念,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技藝精湛並且具有工匠精神的複合型人才隊伍,進一步增強兩類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李斌寧説。

  創新評價方式測出申報人真才實學

  “以前各地市評定職稱相對簡單,比如只需要參與一兩次短時間的繼續教育就可以完成評審程式,專業和科學性有所欠缺。如今考核形式多樣,更能有效準確鑒別申報者是否具備真才實學,體現評審機構對職稱評定的嚴謹性。”黃超洪説。

  今年廣東省強調堅持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正是由於同行評價可根據不同職業、不同崗位、不同層次人才特點和職責,建立科學合理、各有側重的人才評價標準,進一步提高人才選拔的科學性。

  考核認定、考評結合、實踐操作……廣東省不斷創新評價方式,針對不同類型人才,有針對性地推進多元化評價方式,著力構建科學的專業技術人才評價機制。

  此外,廣東還積極推行“標準化和數字化”評價,如在交通運輸工程領域,通過開展工作業績清單式管理,配套開發職稱評價系統,規範申報及評價流程,實現評價工作的可追溯性,進一步實現評價過程的公正、高效、科學、規範,提高評價工作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職稱制度改革後,面試答辯的評價方式在正高級職稱評審中全面推行,廣東也鼓勵有條件的專業副高職稱評審中採取面試答辯的方式。

  “答辯需要較強的臨場應變能力,它要求申報人具備較為完整的理論構架以及良好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因此,通過答辯,能集中展示答辯者的知識水準和實踐能力,更好體現申報人的綜合實力。”李斌寧説。

  南方日報記者 陳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