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志願者們的抗疫日記:現在我們來守護家園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朱子榮 ):疫情期間,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鎮有著這樣一支青春力量隊伍,貢獻青春熱血到抗疫一線中來,他們就是大學生志願者。他們勇於擔當,樂於助人,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參與抗疫,希望疫情能快點成為過去。以下是他們的抗疫日記:
①
3月2日 星期一 晴轉多雲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來勢凶險,註定了這是一個特殊的新年。在2月3日悉知村委防疫工作人手短缺,需要大量志願者,我馬上報名參與。從2月4日起,每天準時上崗,為過往的行人開展體溫測量、登記車輛信息和登記健康出行服務卡等工作。
志願者工作雖簡單,卻意義非凡,讓我感受到“病毒無情,人間有情”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相對於恐懼,體會到更多的是大家理智而又堅定的態度,返穗人員檢查工作的配合與理解,黨員先鋒們不計報酬一心抗疫,醫護人員也無怨無悔地為病患治療。在一次採訪中,記者問了我一個問題:“對父親在這次防疫工作中的表現有什麼感受?”當時腦海裏只有“責任感”這三個字,自己也作為90後,作為新時代的研究生,再不是那個理應被保護的人,在國家有難時應挺身而出,奉獻綿薄力量,致敬像父親一樣在抗疫前線奮戰的工作人員,參加阻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
通過這次志願工作,和大家共同抗疫過程中讓我收穫不少,不僅僅是生活上病毒的防範知識,更是生命的可貴與脆弱,讓我更加珍惜現在陪伴左右的父母。我相信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病毒一定會得到控制並被消滅,寒冬終將過去,待到春暖花開時,中國一定會以更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東方。
朱曉君
②
2月27日 星期四 晴
我是周成智,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明經人,是一個剛步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學子。伴隨著2020的鐘聲,武漢在新的一年裏過得並不如意。新冠入侵,全國抗疫,新聞裏報道數以萬計的全國各地醫護人員紛紛馳援武漢,走在戰線的最前沿。看到這則新聞,我強烈的愛國之情在內心的深處爆發出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可我不能夠像他們一樣投身於戰鬥的前線,但我能守住生我育我的家鄉——明經。
我從此做上了村門口的“守門員”。每到清晨,我和我姐姐就身穿象徵著助人為樂的志願者衣服,手裏拿著體溫檢測槍,為出入明經村的人們檢測體溫。“請您出示身份證、健康證讓我們做一下確認”,簡單的一句話,守衛著明經村百姓的健康。
這麼多天以來,過程中雖然艱辛,沒有了賴床的早晨,重復枯燥的工作語言,經歷風吹日曬,但村民經過的關心與問候,都會讓我加倍精神。村委會給予我們的慰問與鼓勵,是我繼續守衛大門的動力。我想説,如果村委繼續需要我們為村裏做貢獻,那我會義不容辭的儘自己責任再一次為村裏獻出一份綿力。
周成智
③
2月27日 星期四 晴
隨著2019年的結束,我們大步地走進了2020年的大門,但這一年將是較為特殊的一年。2020年春節前後,中國面臨一場大考驗,沒有退路,必須要獲勝的考驗。
我非常的敬佩醫護人員,以及前線工作者,不言艱辛,逆行抗疫。面對疫情的到來,我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化龍人,內心一直希望可以為家鄉做點什麼。無巧不成書,街道村委招募志願者,我與弟弟第一時間報名參加,為的就是守護我們的家園——明經。
每天清晨,我與弟弟都會穿著番禺區化龍志願者的工作服以及佩戴袖章在新塘頭值日。每天面對村民的進入,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您好,請出示您的健康卡以及身份證。”這一句變成為了我的口頭禪。有時會遇到返穗務工人員,沒有健康卡的,我則會詳細指引他如何辦理,把手續辦妥了才能進村。村民們和外來人員都非常的配合我們的工作,這讓我感受到了大家眾志成城一起抗擊疫情的決心。
雖然我不能像醫護人員一樣照顧患者,但是參加志願者服務我能深刻感受到前線工作人員的不容易。儘管馬路人來車往、塵土飛揚,天氣有時不盡人意,但我也依然堅守我的崗位。能夠儘自己小小的力量為我們村裏的人服務,能夠參與到抗疫一線中來,我感到滿滿的榮譽感。守村即守家,護人也護己。
保護我們的明經,保護我們的化龍,保護屬於我們的大家園!
周泳怡
④
2月28日 星期六 晴
2020年春節如期而至,但並不如想像中的輕鬆和愉快,新冠肺炎在武漢肆虐,電視上的每一個確診人數的增加死亡人數的增加都催得人重重地嘆一口氣,作為這個國家的14億分之一,我不敢置若罔聞,今年的春節于我而言,是一個無比沉重的春節。“未知來源”,“明確人傳人”,“未有特效藥”等詞彙讓我在決定要不要成為一名大學生志願者的時候掙扎了。
我確實害怕的。嚴峻的形勢並未得到遏制,疫情正在全國肆虐,這個時期依然能夠堅持為人民服務,用“挺身而出”來形容也不為過了,但是轉念一想,如果大家都害怕,都不出去,化龍,我生於斯長于斯的地方,還能像今天這樣維持著有序的安寧嗎?對於大眾來説,呆在家便是對社會戰勝病毒的最大貢獻,而對於我,我還有除了在家安享祖國戰鬥成果的一個選擇。穿上熒光衣,背負著是“服務社群,豐盛人生”的標語,我拿起紅外線測溫槍,對過路人過路車輛進行檢查,“有無通行卡?”“麻煩打開後備箱看一下”,細微簡單的動作依然值得最嚴謹的執行,能夠出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去保護自己的家,這也是有大大的滿足感的。在這樣的艱難時期,能夠出自己一分切實的力氣和國家共克時艱,我不後悔我的選擇並且為此而光榮,社會點滴力量的積聚也會是戰勝疫情的法寶。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屈江慧
⑤
3月3日 星期二 雨
2020年剛開始,正值農曆春節前後,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風暴迅猛地席捲了中國,從武漢發源地,一種叫做新型冠狀病毒的惡魔以呼嘯之勢使得全中國都陷入了災難的霧霾。
春節期間,我們一家走親戚的安排取消了,外出旅遊的計劃泡湯了……街巷裏、商場裏、菜市場裏……到處都看不見幾個人。大家出行都必須戴上口罩,聽爸爸説,藥店裏的口罩都賣光了。每天,一家人在飯桌上討論的,村裏廣播裏不斷提醒的,電視新聞裏不間斷播放的,都跟一個陌生的名詞——新型冠狀病毒扯上了關係。它,就是引發目前肺炎疫情的罪魁禍首。感染上它的肺炎患者,每天都在不斷增加。手機螢幕上一個個觸目驚心的確診病例數字,看著周圍的街坊鄰居不能正常上班,我和朋友們不能正常開學,心裏五味雜陳。
作為一名共青團員,也是塘頭村的一份子,我積極參與了本村的防疫工作。每天,我準時到達值班崗亭,戴上袖章,那一刻,我告訴自己:“一定要認真對待,絕不能馬虎!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我要對大家的健康負責。”每天不變的工作,測量往來人員的體溫,檢查證件,登記外來人員信息,看似簡單,但我從未懈怠過。
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每個人不能只是當個觀眾。能成為這次抗疫活動的志願者,我感到十分榮幸。我,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即使不能像前輩們一樣奔赴抗疫第一線,但能夠在後方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盡到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也感到十分開心。這次志願活動激勵著我要更加努力地學習和鍛鍊自己,為成為更優秀的人不斷努力。
劉綺湘
⑥
2月29日 星期六 晴
2020年伊始,中國似乎走得並不太順利。一月中旬,新冠肺炎從武漢開始,從醫生群體開始,逐步走向社會各地,走向大眾的視野。1月23號,武漢封城,全國正式進入抗“疫”戰爭,當日,廣東省決定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時間一直來到元宵節過後。乖乖響應國家號召,沒有出門的我從父親口中得知村裏面需要人員支援,第二天就去當上志願者了。國難當前,人人有責,雖然只是皮薄之力,但我知道,這就是我們這些大學生現在能幹的最好的事情了。
第一次坐在村委辦公室裏還是有點緊張,但村民委員們的熱情友好很快讓我融入其中。靠著我堅實的夥伴——測溫槍,為來訪者測溫、記錄、上報,是我的主要工作。其他時間,我會對村裏面的電腦進行一些優化。人少的時候,村民委員們會和我聊起來。這裡是一個相對封閉且人來人往的地方。剛開始,人多的時候還是有點擔心,擔心這個口罩不足以進行有效的防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份不安也逐漸消去了。
來登記的人都非常的友善,我有時還會跟來訪者聊上幾句,大部分是自己村的人。有一些是外來務工者,生活不易,面對不標準的普通話和字體我都會盡力去理解。總的來説,這對我是一次寶貴的經驗,我在這裡學到了不少東西,也收穫了不少歡樂。
雖然目前疫情逐漸降下去了,但我們也要保持這份抗“疫”的心態,不能掉以輕心。最後願疫情早日結束,國家早日度過難關,更加繁榮強大。
潘賜樂
⑦
3月2日 星期一 晴轉多雲
起初,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戰役讓我們猝不及防。隨著病毒感染人數不斷擴大,各地人民開始緊張起來,逐漸知道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一場硬仗。各地的人民自發向湖北武漢捐贈醫療物資,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各地的醫護人員背起行囊踏上了逆行之路,支援這場戰爭的核心地區。
這個艱難而特殊的時期,每個人都安心地留在家中已經是對社會做出巨大貢獻。而此時,學校呼籲廣大學生到村居報到,為抗擊疫情獻出自己的力量。我沉思著,我們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肩上扛著重任。我雖不學醫,不能到真正的戰場上戰鬥,但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力量與這可惡的病毒鬥爭!雖然只是簡單地在檢測亭為過往的人員測體溫,但也能給予村民一份安心的感覺。
“我志願,我成長!”在這次志願活動中,獲益良多。在自己力所能及之處,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是幫助自己,讓自己成長。讓我明白何謂責任。
感恩大家的共同努力,寫小詩一首--“共同抗疫,天佑中華”,以詩戰“疫”,鼓舞精神。相信春天必有到來之日,那便是大家斟一壺熱茶共聚之時!
共克時艱春景至,
同心攜手無彼此。
抗病鬥敵不推辭,
疫境自強當晴霽。
天降大任日夜馳,
佑護無畏白天使。
中堅力量不曾離,
華夏兒女定勝利!
黃競嵐
⑧
2月27日 星期四 晴
春冬交替之時,疫戰悄至。前線醫護頂天,後方群眾並肩,舉國齊心共患難。
辰時起午時息,與戰不辭。青年為國獻力,才俊為國獻技,眾志城則萬事成。
許紹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