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出征50日,啃下重症救治“硬骨頭” 廣東省支援湖北武漢醫療隊133名隊員回家
3月30日下午,廣東省支援湖北武漢醫療隊133名隊員抵達廣州。 南方日報記者 李細華 攝
南方日報訊 (記者 陳理 李秀婷)3月30日下午,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三院”)的廣東省支援湖北武漢醫療隊133名隊員圓滿完成任務,回到了廣東。
醫療隊累計收治患者90人,治愈出院73例,病死率降低至2.2%,遠低於4%的全國平均病死率,尤其在老年患者救治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績。
中山三院醫療隊進駐的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同濟醫院”),是武漢9家救治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定點醫院之一,收治患者的病情危重、複雜。中山三院醫療隊接管的病區中,患者平均年齡為61.8歲,絕大部分是老年人。其中,重症患者佔84.4%,合併1種以上基礎疾病的患者超過80%。
如何啃下重症救治這塊“硬骨頭”?
“我們創新了多學科、立體化的病人管理和‘一人一案’的個體化綜合治療模式。經過有效治療,大部分病人病情得以好轉。”醫療隊隊長,中山三院肝臟外科暨肝臟移植中心主任、院長助理楊揚説,團隊編寫了一套重症患者治療手冊,將於近期向社會發佈。
此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還專門發文推廣武漢同濟醫院“光谷經驗”。3月21日,中山三院醫療隊作為17支醫療隊的代表,在湖北省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專門對救治經驗作了介紹。
經過50個日夜的堅守奮戰,3月29日下午,中山三院醫療隊完成病區剩餘患者的出院、轉運工作。醫療隊所在院區也于30日全部騰空,進駐的醫療隊全部撤離。“大家代表廣東、代表中山大學取得了不俗的戰績,更難能可貴的是,醫療隊還保證了隊員的‘零感染’。”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説。
“想繼續上班,回到自己原來的崗位上。”“想回廣州喝奶茶、吃火鍋,潮汕牛肉火鍋等著我!”“我想回湖南一趟,看一看被我送回去當留守兒童的兒子。”……問及回來後最想做什麼,隊員們説出了一個個“小心願”。
接下來,醫療隊隊員到定點酒店進行為期14天的休整後,將與家人團聚,並繼續投入到我省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