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齊下!廣州管控境外疫情傳播風險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陳惠婷):從4月7日到16日,十天時間廣州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6例,無症狀感染者148例。17日召開的廣州市第81場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廣州市副市長黎明女士回應社會關切對廣州近期疫情防控工作做了介紹,並表示通過回溯、排查加健康管理服務,三管齊下,境外疫情在廣州傳播的風險已經得到有效管控。
4月2日開始,廣州市開展對高風險國家和地區在穗人員的大排查工作,盡力做到4個“全覆蓋”。截至4月16日24時,全市一共排查高風險國家和地區在穗人員4553人,全部進行了核酸檢測。同一時期,廣州新增無症狀感染人數從原來每天一兩例,開始出現明顯增長,4月10日以後每天新增超過十例,最高的時候一天新增近30例。
廣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周斌介紹,廣州近期絕大多數的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來源於高風險國家和地區在穗人員以及他們的夫妻、伴侶、家庭成員,只有極個別病例是與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有過密切接觸的人群。
另一方面,廣州針對涉疫場所內的重點人員和有潛在感染風險的一般接觸者開展摸排,比如檔口業主、工人、顧客、物流員工等,全面排查和進行核酸檢測,納入健康管理。截至4月16日24時,共排查15163人,已報檢測結果7978份,僅1人陽性,已及時公佈。由此可見,哪怕是萬分之一的感染機會,廣州相關部門也全力排查負責到底。
對於已經確診的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廣州開展全覆蓋流行病學調查。成立了高風險國家和地區疫情流行病學調查專班,下設20個流行病學聯合調查組,分區分片開展調查工作,從病例初篩陽性開始,全面摸清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活動軌跡,沿病例線索摸排其他可能被感染的人員。4月以來,甄別密切接觸者967名,均已納入追蹤管理和隔離醫學觀察,其有7人發病確診,21人轉為無症狀感染者。確診率不到1%。
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的主動排查全覆蓋,也被喻為兜底排查。黎明透露,每天全廣州地區醫療機構的門診量約16.7萬人次。醫院預檢分診後,把其中有發熱和呼吸道症狀患者,全部分流到發熱門診進行診療,並進行核酸檢測。每天廣州市發熱門診患者約2900人,目前大排查通過這道防線篩出4個病例。
在此基礎上,廣州還對藥店、小診所加強監測。要求各零售藥店、診所對入境人員和接觸過境外來穗人員的患者,在購買感冒、退燒、止咳等藥物時,全部進行身份信息登記,並由社區“三人小組”跟進。
黎明表示,近期新增病例中無症狀感染者比例佔85%。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力有限,相對於確診病例其傳染性相對較弱。目前,廣州暫未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引起後續傳播的情況。但是通過主動排查,可以實現“早發現、早隔離、早阻斷”。
目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一些國家的病例數還在持續上升,疫情防控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排除廣州後續可能會有零星散發病例的出現。
黎明最後強調:“廣州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和國際交通樞紐,我們所面臨的風險,既是本土的,也是全球的。我們現在已經進行了有效的管控,只要我們繼續堅持做好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繼續做好社區的管控,再加上每一個市民都切實做好個人防護,我們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做好廣州疫情防控工作。”
